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昆虫学家在种田文里重操旧业 > 第3章 蚜虫(三)

第3章 蚜虫(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家里难得有些荤腥,午饭便吃了鱼汤泡饭。周素把鱼肉剔骨熬汤,加了点豆腐,又在出锅前往汤里撒了一把葱碎。碧绿的葱花点缀在奶白色的鱼汤里,煞是好看。

鱼汤泡饭鲜美无比,乔元连吃了两小碗饭这才满意的抹了抹嘴。

吃完后,她又去守着熬煮鱼鳔的小罐子。

鱼鳔难出胶,一定要熬的足够软烂才行,乔元中间来来回回添了不少次水,直到下午鱼鳔才勉强软烂。

乔元找来纱布,趁着鱼鳔还热,放在盆里用力挤压,不一会儿,盆里就出现了不少胶液。趁热打铁,乔元一直用力揉到鱼鳔出不了胶了,这才停下。

把盆子放在室外阴凉处降温,乔元和衣躺在竹制躺椅上休息了一阵。揉胶是个力气活,才用力了这一会,手上和身上的伤口就开始一阵儿一阵儿的疼。

半个时辰后。

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乔元去后院的阴凉处戳了一下盆里的鱼胶。鱼胶已经凉透,在常温下呈乳白色的凝胶状。乔元抿了鱼胶一点在手指上,指尖上下一碰,不用力还挺难挣开。

粘性不错。

乔元看看日头,蚜虫在清晨和傍晚时活动最为频繁,现在去地里把黄板挂上去,时间刚刚好,黄板也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见乔元又扛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往外走,周素忙丢下手头的东西一把就上前拦住了她。经过昨天的事情,她说什么也不愿意乔元一个人出门了。

“元姐儿,你这是又要到哪里去?”女儿连着两次晚回来都带伤,换做任何一位母亲心里都是害怕的。

乔元明白周素的顾虑,她便道:“阿娘,我想去地里一趟,你能陪我一起去吗?”

村中石子路。

乔元和周素,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捆木棍和一打黄板,另一人手里端着一盆鱼胶。两个人愣是走出了千军万马的架势。

石子路上人来人往不少,见到乔家母女新奇的样子,已经有不少人开始在背后悄悄议论。

“哎呦他二婶子,你们这是要去哪儿?”还没走出石子路,周素就被人给拦了下来。

来人比周素胖上许多,嗓门奇大,嘴唇丰厚。唇角还有颗大痣,说起话来唇角的痣随着上上下下,很是滑稽。

乔元一见来人,心里头就有了数。

得,村头情报中心来人了。

周素不知道乔元心里的小九九,笑着同面前的人寒暄起来:“张家婶子来了,我们正要去地里呢。”

说罢她用手肘推了推乔元,“元姐儿,叫人。”

乔元:“婶子好。”

张秀花早就注意到了乔元,等着她来打招呼才亲热道:“元姐儿这是大好了?前几日听说你落水,可给婶子急的,只不过那几日婶子家农忙没空来看你,你不怪婶子吧?”

研究昆虫的,经常是哪里有虫往哪里跑。上山下乡都是些平常事,少不得要和农妇打交道。张秀花这话一出乔元就知道她这是在套消息呢。

乔元也不恼,假作感激道:“婶子这说的哪里话,婶子到现在都念着我,比旁人不知道强上多少,我哪有怪婶子的道理。”

张秀花听完:“瞧瞧,元姐儿这张小嘴真是会说话,都甜到婶子心坎里了。”

乔元接着道:“婶子对我好,我自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可不是诓骗婶子。”

张秀花被乔元哄的嘴角上扬,定了定神才装作不经意道:“对了,他二婶子,你们拿着这些东西是要去作甚?”

“我们……”周素刚要开口,就被乔元打断。

“原是不该瞒婶子的,只是兹事体大,实在是不方便说出口。”乔元面露难色。

“这孩子,你只当我是你亲婶子,哪有一家人说两家话的道理。”张秀花被勾起了好奇心,连忙追问。

乔元顺着张秀花的话说道:“本应如此,可是……唉,若是说出口,我怕是要遭天谴了。”

张秀花忙问道:“怎的就要遭天谴了?”

乔元眼神闪躲,似有难言之隐。

张秀花:“好孩子,你就跟婶子说吧,婶子发誓,绝不跟外人提及!”

乔元的眸光似有松动,她挣扎良久,终是道:“也罢,婶子待我如亲侄女,我自当告诉婶子。”

递给周素一个安慰的眼神,乔元拉着张秀花到石子路一旁的无人角落,嘀嘀咕咕说了一堆话。

张秀花的眼神从一开始的好奇到疑惑,再到最后的不可置信。神色变换之快连周素都看的都生奇。

见张秀花走了,周素这才道:“元姐儿,你和张婶子这是说了什么,她怎的这么快就走了?”

“阿娘别担心,不是什么大事情。”

只不过是把她家要挂黄板的事,提前告诉了张秀花而已。当然中间还穿插了一段她在水里见到河伯,河伯传授了她一些神仙的农耕之法之类的志怪故事。

乡下没什么娱乐活动,人一空闲下来就爱说东家长西家短,她只希望张秀花别辜负她的期望,最好把这件事情闹的远近皆知。

“对了,阿娘这盆重不重,要不让我来拿吧。”乔元重新把先前放在地上的木棍和黄板抱起来,对着周素道。

周素虽有些狐疑,但还是说道:“阿娘还没老,行了,我们先去地里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