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微微笑了一下,心想:你是指是放手让你们改革的好人吗?
“哦对了,昨天你来我都不知道。”陈阡陌带着楚辞和尘连青回了休息室,拿了一份报纸和十五个银元给楚辞:
“《小说报》收了稿子,现在已经刊登了三千字,人家主编出了千字五元的价格,要至少每周给一万稿子。”
楚辞接过报纸和银元,笑了一下:“嗯,好。新的一万字我带来了,明天还得麻烦你走一趟。”
陈阡陌接过稿子,拿稿的手微微颤抖。
“不麻烦,我的荣幸。”
林莘的新的手稿!
快乐来得有点突然。
“明天有人会搬到杂货铺那里。”尘连青低声叮嘱道:“是华光书院的前辈,你们要是有什么事情拿不准的可以去找他,叫他院长就可以了。”
陈阡陌把手稿好好地收起来,锁在柜子里,闻言点了点头,把话记在心里了。
“放心,导儿,我心里有分寸。”
和其他学生负责人不一样,陈阡陌研二的时候就开始带社会实践的队了,而且她是出了名的哪里医疗条件不好就往哪里去,去过的很多地方都很危险。
但是每一个社会实践年里,她的队伍成绩都很出色,而且从来没有过人员伤亡。
总之她虽然喜欢挑战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但确实是个很让人放心的学生,她说有分寸那就确实是有分寸。
尘连青可以按着沈思思不让她带人在民国乱跑,但他不会约束陈阡陌在民国的动作。
和陈阡陌告别后,楚辞攥着手里的《小说报》,和尘连青回了平安杂货铺。
《小说报》在文学史上很出名,作为一个文科生,楚辞对于自己的作品刊登在这样的报刊上感到十分兴奋。
虽然他对于《小说报》会收他的稿子这件事是十拿九稳,但是看到真的登了《辅导员回忆录》的报纸还是会很激动。
他的文字会被更多人看到,甚至可能会改变很多人。
……虽然回忆录的第一个故事的本质是一个豪门狗血文。
但这不能抹杀它里面的爱国救国思想。
不过虽然楚辞很想把报纸放在杂货铺里,甚至想给它整一个报刊架,但他还是克制住了,毕竟店还会在21世纪开……
这样想着,楚辞忽然愣住了。
“怎么了?”尘连青察觉到了他愣神,问道。
楚辞沉默了片刻,说:“你们说,我在柜台旁边弄一个报刊架,放一些我们2029年有的书籍杂志报刊怎么样?”
沈思思和江江的目光一下子汇聚了过来。
楚辞有些颇为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是个好主意!”沈思思想了想,提议道:“华光的书库里有不少老报纸,都可以拿出来放在这里,做一个未来借阅角。还有一些论文刊物之类的……”
江江补充道:“然后在这个借阅角画一道‘仅爱国者可见’的术式,防止外人进入!”
沈思思点了点头,认真地说:“这件事情交给我们吧!找书我们是专业的。”
楚辞没想到自己随口的提议这俩姑娘这么兴奋,哭笑不得地答应了,就看她们两个马上就开始计划要找什么样的报刊了。
楚辞见楼下暂时没他什么事,约定了他和尘连青守后半夜,就先上楼去了。
尘连青也紧跟着他上了楼,他们一起进了书房。
楚辞先找了一个盒子把今天拿到的十五个银元放了进去,随后才往沙发上一瘫,开始看到手的《小说报》。
《小说报》上的故事都很不错,除了他自己的小说,其他的小说他都看过,都是很出色的文学作品。
看完,他准备把报纸放到书架上,才发现尘连青和他凑得很近,也在看那份报纸。
尘连青笑道:“林莘打算什么时候开始连载这篇小说呀?”
“林莘打算攒到十万字。”楚辞也笑,语气轻快:“写个两三个小单元再慢慢发。”
尘连青调侃道:“看来还是民国读者有福气。”
说完,他和楚辞纷纷没憋住,“噗嗤”一下笑了出来。
-
有福气的民国读者们被《辅导员回忆录》勾的抓心挠肺,恨不得马上就能看到下一章,可惜《小说报》只在每周二和周六才有。
这一期《小说报》的反馈很好,章煦对于自己撤掉了自己的那篇文章,把版面空给了《辅导员回忆录》的决定感到很满意。
沈家一直有订报纸的习惯,沈思衡习惯于把报纸都浏览一遍。
他今天在《小说报》上看到了一个很好的故事,以及一个很新奇的职位。
大学辅导员。沈思衡敲了敲自己的办公桌,心想可以做一个小小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