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报》的主编章煦先生抱着装了午饭的搪瓷杯上班的时候正巧遇到一个急匆匆赶过来的姑娘,那姑娘剪了短发,还穿了一身白大褂。
她的那身白大褂上有一个标识,不过章煦不认识。
但这年头剪了短发的姑娘大多是进步学生。
那白大褂姑娘见到他,柔和地笑了笑,很礼貌地说:“先生,我是来帮我的一个朋友投稿的,想问问你们还收不收稿。”
章煦微愣,随即笑道:“收的,麻烦你先把稿件给我看一下。”
陈阡陌从善如流地把楚辞的手稿递了出去。
小说名叫《辅导员回忆录》,回忆录这种形式倒是不少见,但是辅导员这个职位倒是少见得很,而且这作者的文字功底也很强。
章煦一边翻开手稿一边想,随后就陷进故事里了。
楚辞毕竟是现代人,写作的切入点也和现今的有些不同,代入感更强。
故事在辅导员沈初霁支持他的学建筑的那个学生郑耀坚持自己的梦想,并收留了因和家人意见不合而离家出走的他时戛然而止。
章煦茫然地抬头问:“……没有后面的稿子了吗?”
这么引人入胜的故事竟然只有一个开头!
陈阡陌就站在章煦身后,跟着他第一次看了这个故事,看完时同样内心惆怅。
——又要开始追更了,林莘的更新还一向慢,心碎。
“没有。”陈阡陌忧郁地说:“我朋友就给了我这些稿子。”
“那你朋友一周可以写多少字?”章煦努力地克制了自己激动的心,问道。
陈阡陌默默想了想林莘的更新频率。
林莘这个人很怪,在连载完《梅雨季》之后他就图穷匕见了,后来的小说有时候一天能更个一两万,有时候一周才更个一万不到。
偏偏他的读者们还那么爱他,咬牙切齿地溺爱。
陈阡陌决定选一个保险的数字。
“大概一周一万字吧。”
章煦点点头,对此感到颇为满意,笑着问:“你看稿费千字五元成吗?小说见刊以后再给。”
“当然可以,谢谢章主编了。”陈阡陌眯了眯眼睛,心情愉悦。
再怎么说这至少保证周更一万了不是。
她随后和章煦告了别,回济华医院去了。
一进沈明哲给协助组安排的休息室,陈阡陌就脱掉了身上那件白大褂扔到了衣篓里,换了另外一件穿在身上。
这一件上面同时纹着济华医院和华光大学临床医学系的标志。
换完衣服,她又细细地拿肥皂洗了手。
有人见她回来了,便探了个头出来。
“学姐,外面刚刚来了个病人,可能要动手术。虽然大家都觉得好解决,但是你要不要来看一看把一下关?”
病患的到来总是不讲时间也不讲道理的。
陈阡陌一愣,随即找了一块干净的毛巾迅速擦干了手,戴上了医用口罩,快步走了出门,往医学生们的聚集地疾走。
“这种事为什么不早跟我说?沈医生知道了吗?快点跟上!”
“……学姐我看到你回来我就来找你了!沈医生已经在了!我已经跟上了!”
-
楚辞吃完晚饭后和陈彩云交代了一声就出了门,准备去对面找沈思思帮忙,看看能不能找到一点能证实他荒诞的猜想的蛛丝马迹。
然后他一出门就变天了,外面的景象飞快地变化,逐渐变成了与东山巷截然不同的地方。
正对面是一片海。
楚辞:……
又被时历背刺了!
“……你是谁?”
左侧传来一声轻飘飘的疑问,楚辞转过身去,就看到有一个看上去很文弱的男子颤颤巍巍地举着枪对着他。
那个男子带着无框眼睛,穿了一身看上去像是作训服的衣服,一看就不是民国人。
这是什么情况!楚辞在心里暗暗问候了时历。
“我叫楚辞。”无奈之下,他举起双手往后退了几步,温声道:“我没有恶意的。”
男子犹豫了片刻,缓缓放下枪,低声说:“林津涯。”
“林先生。”楚辞盯着他的眼睛,放缓了声音,温柔地说:“我不知为何来到了这个地方,不过我有一间杂货铺,我得回去确定一下时间,你也可以进来看看。”
他说完,面对着林津涯,小心翼翼地退回了杂货铺里,一进门就直奔柜台,看到了时历上的字。
门内时间:2029年10月9日-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