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陋的柴房阴冷潮湿。
从高窗里射进来的一束日光,勉强照亮一小片范围。无数的浮尘在这日光里上上下下的飘动。
虞隐靠着墙角,手脚被捆得结结实实。
墙壁上的湿寒透过破损的衣袍侵入骨髓,冻得他打了个寒颤。
顶着寒意,虞隐继续磨手上的绳子。
当下最要紧的,就是恢复自由。
不知道磨了多久,绳子终于有所松动,虞隐心中一喜,柴房外却传来了说话声。
虞隐连忙停下动作,闭上眼睛,放软四肢,假装仍在昏迷。
紧接着,锁链喀拉拉一阵响,门吱呀一声,两个人走了进来。
“大伯,他这两天一直昏着,不会快死了吧。”一个年轻人见虞隐仍瘫在墙角,高声大气地嚷起来。
“你扶我过去看看。”另一位是个五六十岁的老者,声音苍老虚弱。
两人走了过来,虞隐稳住呼吸,不露破绽。
老者观察了一会儿,道:“看他脸色虽然苍白,但没有死相,可能是当初的药下得重了些。”
“不死就行,要不然就不能拿他祭祀了。”年轻人放心道,“好在明日就是祭祀大典,只要他能撑过今晚,我们就高枕无忧了。”
老者叹了口气,低头对虞隐说:“莫怪我们,我们也是没办法,谁让你恰好来到我们万家村。”
见老者这样,年轻人连忙劝说:“大伯,你别多想,他救了我们这么多人,也是功德一件。”
两人边说边出去,又把门锁好。
待柴房内恢复寂静,虞隐缓缓睁开双眼。盯着日光里的浮尘,他按下翻涌的情绪,告诫自己,不能慌不能乱,一定要逃出去。
平复情绪,虞隐继续磨绳子。
虽然回想起来还有不真实感,但虞隐已经接受现实,他穿书了。
不就是吐槽最近看的修真文《仙路之遥》烂尾了吗,为什么老天这样狠,用穿书惩罚他。
而且别人穿书都是成为主角,只有他,穿成了出场即死的炮灰。
两天前他还是一个生长在红旗下的快乐青年,结果一觉起来,什么都变了。
虞隐醒来时,已经被锁在柴房里,紧接着,他的脑海里就出现了一些陌生的记忆。
这些记忆让他弄清楚了当前的处境。
原来他穿进了《仙路之遥》,成了里面那个和他同名同姓的炮灰“虞隐”。
说起来,虞隐最开始追《仙路之遥》,就是因为这个炮灰和他名字一样。
结果书里的“虞隐”只是一个推动剧情的工具人,出场没多久就死了。
虞隐本想弃文,但作者极其会写。主角徐彥辰从一个外门弟子,一路逆袭成正道之光,剧情一环扣一环,就忍不住看了下去。
想到这里,虞隐狠狠地磨了两下绳子。
原书结尾是徐彥辰打败反派康玄庭,然后渡劫飞升成仙。结果胜负未分,作者就草草结尾,惹得一众读者不满。
虞隐也留书评吐槽,谁知道一觉醒来,他就穿到了《仙路之遥》里当炮灰。
早知道当初直接弃文,也不会落到穿书的境地。
原书的虞隐是一个小型修真家族的子弟,因为自身天资低,修为浅薄,遭长辈斥责后离家出走。
来到万家村时,他没有防备之心,轻易被人套话下药,锁在柴房成为了祭祀河神的祭品。
主角徐彥辰受虞家之托,找回虞隐。但他赶到时,一切都来不及了。
祭祀大典即将结束,原书的虞隐浑身血液被放光,已经魂飞魄散。
他的血气开启了隐藏在万家村的秘境,徐彥辰误打误撞进去,获得了一番机缘,修为大幅度提高。
而虞家认为徐彥辰有负所托,和他势不两立,就是后话了。
按着原书剧情走,虞隐就是死路一条。
因此,眼下他要做的,是逃离万家村,躲过这一劫,成功活下去。
捆在手上的绳子蓦然掉落,虞隐精神一震,终于磨断了!
太阳早已落山,柴房里一片漆黑,解开所有的绳子后,虞隐静静地活动手脚。
听外面没有动静,虞隐深吸一口气,扒住墙面突起的砌石,慢慢地攀爬上去。
幸好原主虽然修为不高,但好歹是入了修真途,两日没有饮水吃饭也还有力气在。
爬到窗边,虞隐更是惊喜,这窗户居然不是锁死的,可以从里面打开。
兴许是村民对他们的绳子和迷药十分自信,才疏忽了这一点。
轻轻地推开窗户,窗户年老失修,发出吱呀吱呀的响声。虞隐十分紧张,生怕这动静引来人。
静等了片刻,看外面空无一人,虞隐才放下心来。
他翻下窗户,按着原文“虞隐”对村子的记忆,顺着墙根猫腰离开。
月光时不时躲进云层里,村子里漆黑一片。
一路上十分顺利,但虞隐越走越是狐疑。太安静了,没有人声也没有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