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这位李婆婆,在这府里应该不是什么泛泛之辈。
奈何原身地位太低,接触的人很少,不认识。
秋月见雁雪并没有昏睡过去,就好奇地问道:“这位李婆婆是谁啊?医术很好吗?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雁雪很感激这个小丫头今天对自己的关照,耐心地回答道:“她是老夫人身边的人,平常不怎么出来走动,所以你不认识。”
喻家的老夫人,是一位传奇人物。
喻清莜的医术就是袭承自她。
喻老夫人姓辛,闺名一个黛字,是来自南疆的巫女,善医也善毒。
她年轻时行走江湖遇到了喻清莜的探花郎祖父,二人一见钟情,私定终生。
喻家是京城的世家大族,祖上曾出过两任阁老,如今后代虽然没有入阁拜相的,但是位列朝堂的子弟不少,且历经几朝,底蕴深厚。
为了嫁入喻家,辛氏答应不再行医问诊,安心在内院之中相夫教子。
她本就亦正亦邪,对救死扶伤也没有什么执念,从此洗手进了喻家当官太太。
辛氏嫁进喻家之前答应过,不让后代行医,故而辛氏所有的子女,走的都是典型的世家子弟的教养之路,儿子读书考科举,长大后为官做宰,女儿学习世家礼仪,长大后嫁入门当户对的人家相夫教子。
所以喻清莜的父辈中,都没有修习医术的人。
直到喻清莜这一代,辛氏顶头的公婆、长辈基本都死绝了,没有人再对她管头管脚,所以当喻清莜表现出医毒方面的天赋时,辛氏就把一身的医术都传给了她。
不管是巫女出身的祖母,还是探花郎出身的祖父,都是□□通达之人,对后代子孙的教育不拘泥于世俗礼教,故此喻清莜自小就性格叛逆。
她最喜欢这对祖父母。
喻老爷和喻老夫人也很喜爱这个天性聪慧的孙女。
喻清莜的一身反骨、叛逆,大多都是他们纵出来的。
喻清莜的父母,喻家的二老爷和二夫人,却很是看不惯女儿的种种行事,奈何喻清莜实在很会讨人欢心,他们又下不了狠心管教,所以每次的管教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什么威慑力。
喻二夫人,出自传统的世族家庭,从小规矩教养就极其严厉,思想守旧,要求子女走“正道”。
喻二老爷,从小是被祖父母带在身边教养的,被培养成了典型的封建士大夫。他遵奉男尊女卑,认为女子不应该读太多书,不能行止越矩。
夫妻俩严厉的教养方式,古板守旧的教育观念,引起了喻清莜极大的反感。
可以说,喻清莜的私奔之举,是她的祖父母、父母和她自己,三代人共同促成的,方大公子只是一个催化剂。
被秋月念叨的方大公子,此刻魂都要被吓没了。
他只是想把喻清莜哄骗出来,促成两人的好事,好借此攀上喻家而已。
谁知道却那么点背,遇上了穷凶极恶的山匪。
如今世道不算太平,偏远的地区时常有山匪出没,因此他都是挑选的官道在走。
可没想到,还没出渌州就遇上了匪徒!
这可是接壤京城的州郡啊!
匪患已经如此严重了吗?
匪患严重不严重的,那是皇帝老儿该考虑的事情了,眼下,他急需考虑的,是怎么保住自己的小命。
他和喻清莜是私奔出来的,当然不能赫赫扬扬地带上一大群仆从。加之他得用的小厮都被留在了老家淮城,京城方家的下人他还没用熟,府中没有可信之人,就一个人都没带出来。
他没带仆从,是有原因的,可不知道喻清莜是怎么想的,居然也一个人没带。
所以他们只能临时雇了一个车夫,并一个使唤的婆子,就这么上路了。
眼下的情况,根本指望不上这年老的车夫和老婆子。
此刻那两人正瑟瑟地蹲在地上,向山大王们求饶呢。
方景安想,他是应该也加入求饶大军,还是拔腿就跑?
还没做出决断,忽然感觉有人靠了过来,他被吓了个激灵,差点反手就推开了。待抬手抓上去时,才察觉靠过来的人是喻清莜。
喻清莜一点都不怕,她一边摸向袖中的药粉,一边靠向方景安,假装慌乱地道:“景安,我好害怕!我们怎么办?”
方景安也很想知道该怎么办!
此时,山匪已经搜完马车了,大笑道:“没想到只是一辆不起眼的青布马车,居然有这么多值钱的东西!”
领头的山匪催促道:“动作快点!这里是官道,随时可能遇上官兵。”
山贼小弟应道:“好了好了。大哥,这几个人怎么办?”
山贼头子道:“都押上山去!这娘们儿姿色不错,我正好缺个婆娘。其他的,押去干苦力!”
几个山贼听令,拿着绳索向四人靠近。
喻清莜的手从衣袖中拿了出来,正要将手中的药粉向外撒去,可还没等动手,她就被一股大力推了出去,踉跄着扑向了山匪。
方景安趁着这个功夫,拔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喊道:“我把她给你们,不要抓我,我不会去报官的。”
震惊之下,喻清莜忘记了施毒,很快被山匪制住了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