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想想也是,不发展经济如何国富民强早日全面脱贫、如何建高铁造航母造飞船、如何逐日落土登月?毕竟华国人从上到下都有“武力不足恐惧症”。
这一切,都要靠金钱来完成啊。
符伊年和祝镕是在晚饭前回到京城的,先回到的四合院,家里只有姑婆在,正坐在客厅里看电视。
看见祝镕和符伊年一起回来,姑婆很是惊讶,“哟,你咋也回来了?吃了吗你俩?没吃的话等一会儿,这集就要结束了,结束了我去做饭。”
“不用的姑婆,我做就好了,您看吧。”祝镕看来眼电视机,知道这就是符伊年买的那台樱花国的彩电,看着效果确实好。
姑婆听他这样说,也不再多言,一挥手,“去吧,食材都切好了,你直接下锅炒就行了,”等祝镕转身出去了,又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冲他背影喊了一句,“炒菜少放些油!”
祝镕:“知道了。”
符伊年等祝镕走了才在姑婆身边坐下,抓了把瓜子分给姑婆一半,“这什么电视剧啊?应该不是我买的那些录像带里的吧,这拍摄风格不一样。”
符伊年找人帮忙买录像机,自然也买了不少录像带,多数都是港台的电视剧和电影。现在播放的这个风格一看就很“□□”。
“《敌营十八年》,讲我们地下党员潜伏在果党,凭借着坚定信念、过人智慧和超凡胆识与敌人周旋,还送出不少有用的情报出来。”姑婆嘴上介绍着,眼睛却一直盯着电视机画面,不肯错过任何一个情节。
原来是一部谍战片。符伊年对谍战片的印象还停留在《潜伏》《伪装者》《惊蛰》这些,没想到这么早就有谍战片了。
谍战片很好看看,悬疑感非常强,但是所有的这些能拍出来的电影也好电视剧也好,都只是隐蔽战线上的故事的缩影,实际上在这条隐蔽战线上战斗的战士,光有名有姓的统计到的数字就几百万,更何况那些没有留下姓名的。
战线无形,英雄无名,誓言无声。
符伊年跟着姑婆看了一会儿,觉得还挺好看的了。剧情情节很紧凑,布景、服装也很贴近现实,甚至有些情节尺度还挺大,不知不觉也入了迷。
这一集的确如姑婆所讲很快就结束了,紧接着下一集就播出,直到看见片头上”导演王扶林“的字样,符伊年恍然大悟,王导的片子,当然质量很不错啦。
再过个三四年,《红楼梦》就播出了,按照电视剧的拍摄周期看的话,这时候应该已经在筹备了吧。
符伊年的期待越来越强烈了。
因为姑婆只准备了她和容院长的晚饭,符伊年和祝镕突然回到,食材自然不够,祝镕又重新准备了两个菜的食材,所以晚饭过了半个多小时才做好。
“吃饭了!”祝镕做好了饭菜,朝客厅的方向喊了一嗓子。
半分钟钟过去了,没动静;三分钟过去了,还是没动静。祝镕撩起腰间的围裙一边擦着手,一边往客厅走。
一进客厅就看到姑婆和符伊年两个人并排坐在沙发里,全都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屏幕,看得十分入神,连手里瓜子都忘了继续嗑。
祝镕好气又好笑,正想再催促一遍呢,正好电视里响起了音乐声,这集刚好结束。
“好啦,吃饭吧。”祝镕走上前去想要把电视关掉。
“等等!”姑婆和符伊年异口同声,拦住了祝镕的动作,“听完片尾曲!”
祝镕动作顿珠,无奈地又等了三分钟,等到片尾曲结束,才把电视关掉,和符伊年一起扶着姑婆走去餐厅,听着两人边走还边在讨论剧情,心里偷偷嘀咕:就这么有意思吗?
也只能是偷偷嘀咕,毕竟人家两个人,自己只有一个,二比一呢。
姑婆上了年纪,生活习惯非常规律,习惯晚饭后出去在胡同或者院子里散步一会儿,然后早早就去睡了。
符伊年和祝镕陪着姑婆走了一会儿,将人送到卧室安置下,等人睡了然后才关了灯离开。
出门的似乎祝镕不自觉地就把符伊年的手拉住了,“累不累啊今天?”
符伊年摇摇头,“我还好,你比较累才是,开了六七个小时的车。”
其实符伊年早就拿到驾照了,驾驶技术也很不错,但是现在的汽车还没有导航,符伊年怕开错路,用祝镕的话说是“没有人开车还配个人肉导航的”。
容院长还没回到家,符伊年觉得不好现在就去睡,愣是一边在沙发上打着盹一边等,等到容院长回来了,跟她说了句“妈妈”,然后就一脑袋栽倒到祝镕的肩膀上了。
容院长心里十分熨帖,并没有吵醒她,指挥着祝镕让他把人抱回房间,才欣慰地去吃晚饭、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