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年年有新生[八零] > 第43章 钱财

第43章 钱财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幸亏这时候的人们做事认真老实不掺假,用的食材、调料都是真材实料的,使得符伊年不仅身体没产生问题,还长胖了三斤,让她看起来不再像刚穿书的时候那样消瘦伶仃。

看来,老话说“嘴是无底洞”,真的是很有道理的。幸好以后就去学校吃食堂了,既方便又便宜,真好,符伊年想。

想象了一会儿以后的学校生活,符伊年回神开始整理这些“财宝”。

首饰金银等物不动,重新装回盒子,同时装进盒子的还有购房合约,但是那三张存折被符伊年拿了出来。

这三张存折中,一张是活期的存折,数额是一千五百块,另外两张都是定期存折,数额都是三千块,而且两张存折上个月就都已经到期了。

五张存折,一共一万五千五百块。

符伊年心头震惊。可她还是觉得可惜。若是符志红和唐致清还活着,能好好的活到老,那该多好啊。

倒不是为了他们以后的工资和退休金,只是觉得若是能活着,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和国家,都是很好的一件事。等过个三四十年,一个研究成果丰硕,一个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绝对是国宝级的人物。

话说远了。说回来符伊年打算找一天去将两张到期的存折取出来,与那张活期存折一起,合并成两张四千块和三千五百块的的存折。

至于后来新年时领导给的那五百,现在剩了四百多,就不存了,留下来当作日常花销。虽说这个时代上大学学校会发补贴,但是手里没有些现金,心头总是不安稳。

符伊年将放了金条的盒子收回箱子锁好,钥匙藏回原处,存折则另外收起来,打算换个地方藏——所谓“鸡蛋不能放进一个篮子里”,就是这个道理,虽然家属院安保没问题,万一呢,万一“家贼”呢?

*

隔了两天,符伊年出门了。她先去了一趟供销社,买了一支牙膏一块肥皂,又去了一趟粮油站,买了一包盐,最后才去了银行。

银行竟然比自己想象的人多,有的存钱有的取钱的,并没有什么避嫌回避的思想,全都挤在柜台前,生怕轮不上自己。

符伊年听着这个说“取二十”那个说“存一百”,想了想先靠边站了,等人少一点自己再去办吧。

在三位数存款就已经是巨额存款的时候,她居然有四位数的存款,若是被人知道了,一定会引起注意的,到时候恐怕就不安全了。不,是一定不安全。

还是低调一些比较好。

趁这个机会,符伊年同大堂里一个经理模样的人攀谈起来,主要是问现在有没有异地取款这个业务,若是有这项业务,她就可以把另外四百块拿来存上,到了京城再取。

结果当然是没有的。

“没听说过!”这位经理有点津门口音,说话像讲相声,“你在那个银行存钱再上这个银行来取,那我不亏了嘛!”

不过他也说了,异地取钱的情况也有,是支票业务,但是那样一般都是公对公的,个人类似业务还没有。

符伊年理解了。

过了差不多一个小时,银行人走的差不多了,符伊年来到柜台前,找了为年纪比较大面容看起来比较温和的阿姨办理。

“到期的两个把利息取出来,然后三个着拆解合并成两个。”符伊年伸手穿过铁栏杆,把三张存折和一新一旧户口本还有唐致清的私章递过去,同阿姨说道,但是一句都没有提过具体数额是多少。

阿姨刚开始还比较从容,接了符伊年的东西后先把私章放在一旁,然后打开存折。有那么一瞬间,她怀疑自己眼花了,仔细又看了一遍,然后惊疑地看向符伊年,符伊年对她微笑地笑笑。

她就知道会吓到人的!

好在这位阿姨很快恢复如常,重新低下头查看符伊年递来的户口本。户口本一共两本,新的那本只有符伊年一个人的名字,户主也是她。旧的那本却是符家原本的户口本,上面三口人的名字都有,符志红和唐致清两人名字所在的页面已经盖上了“死亡”印章。

阿姨将户口本、存折、印章对比一番后,心里有了数,也很快明白了符伊年刚刚把话说得模糊不清的用意。

阿姨算盘打的飞快,很快报了数出来,“二百三十六块七。”接着就将三张存折上写了几个字,然后拿了两张新的存折又写了几个字,最后把原来的三张折全部盖上“作废”的印章。

这时候,阿姨对面的工作人员也数好二百三十六块七毛钱,用皮筋捆上后连收据一起递给递给符伊年,“签字。”

签字、盖章、取钱,这里结束后,阿姨也把存折重新办理好递了出来,甚至还十分贴心地告诉她检查一下。

符伊年先数了一遍钱,然后仔细核对了一下五张存折的取钱、存钱和其他信息,然后感激地同阿姨还有她的同时道了谢,离开了银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