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家最近出了件大事,刘月没失业了。
刘月怎么也没想到红砖厂会辞退她,毕竟她丈夫可是在砖厂开大车,自己更是在这里奉献了大半生。
可是没想到红砖厂最后辞退她的理由就是叶振华的工资很高,厂长口口声声说现在厂里经济紧张,所以只能允许一个家庭只有一个职工。
所以最后深思熟虑后的结果都不用想,刘月只能“自愿离职”了。
虽然早就料到了可能会有这一遭,刘月还气不顺,什么叫一家就只能有一个职工,不就是随便想找理由辞退她吗?
但纵使心里再不平,事情还是发生了,一个人失业总比一群人失业的好。
刘月是个能吃苦的,和丈夫抱怨完以后就去寻摸着找新工作,但是就现在这样的行情,好工作不要,小工作累死。
叶振华心疼她新找的工地工作,每天都把她累得腰酸背痛,叫别干了。
刘月:“儿子成绩那么好,7月考完说不定能考上好学校,不得多攒点家底?”
“这还不是有我吗?”
她是一个吃苦耐劳的妇女,所以还是不答应辞工。
“那我在家干什么?总之你别管我了。”
叶振华跟她说不通,只能等儿子周末回来跟他告状,在这个家里,他的分量可不如她的宝贝儿子重。
月份一翻到6月,叶明昭的课业越发重了,高考生都是7月高考,他自律,所以周末就算回家也会充分利用每一点时间。
晚饭的时候,叶振华告了状,叶明昭自然也不乐意她去工地干小工,又累又危险,他爸的工资完全能支持一家人花销。
不过他自有妙招,当下什么也不说,星期六一早就穿戴整齐跟着刘月出门了。
“你跟着我干什么?不是还要复习吗?”
叶明昭:“妈你为了我那么努力,我也想要替你分担,走吧,我帮你一起干。”
刘月哪里肯让一个即将高考的高三生跟着自己下工地,死命拦着却又叫不回去,之后也反应过来了他是什么意思。
叶振华晚上回家,发现原本要晚一点下班的刘月正在家里煲汤,身上果然干干爽爽的。
他笑道:“嘿,还是要儿子说话更有用啊,真不去上班了?”
刘月白了他一眼。
饭桌上,叶明昭公布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爸,妈,高考志愿我想填京北大学。”
刘月差点失手把碗砸了,“儿子,你要不谨慎一点?这志愿可是只能填一个啊!”
万一要是落榜了……
叶振华也是妻子这个意思,“高考志愿可是人生大事,还是谨慎一点好。况且你以前不是想要读西江大学吗?那个大学也很好啊,还离家近。”
但不同于父母的谨慎,叶明昭显然意已决。
“我没有开玩笑,更不是赌。西江大学是很好,但是自从做了郑秋舒寄回来的试题以后,我的成绩显著提。这次的摸底考我考了598,接下来这个月我有自信再提十几分。去年京北大学的录取分数才564,我可以试试。”
夫妻俩皆哑然,但脸上很快换上了大大的笑容。
“真考598了?”
“嗯。”
刘月看向丈夫,“这么好的分数,是可以冲冲京北的大学……”
叶振华挠了挠头,他家里三代贫农,就出了一个会读书的,远在首都京北大学那可是响当当的,但他从来没想过儿子真能考上。
可现在突然告诉他不仅可以想了,还能真上,他这心里一时紧张又忐忑。
不过他生怕儿子骄傲自满,并没有一口答应。
“接下来是不是还有考试?这样,如果你接下来真能考到六百分,志愿的事情就你自己做主!”
叶明昭露出了胸有成竹的笑容,“好。”
夜里,刘月小声跟丈夫说:“儿子突然要考京北大学,你说,是不是因为想去找小舒啊?”
叶振华:“京北大学的名气可是响当当的,哪个高中生不想上?你就别胡思乱想了,还有啊,少到孩子面前乱说话。”
“我这是有理有据好吧!就儿子天天想着督促小舒学习那劲,你就不觉得奇怪?”
同为男人,叶振华也砸吧出味来了,但自己儿子一直挺好为人师的,门口的墙面上还有他小时候教小舒认字的粉笔字呢。
“行了行了,别想了。你管他自己什么心思,孩子大了自己会打算。就算真是因为这个,能激励他考上京北大学也好。”
郑秋舒俨然不知未来督促她重新上学的人越发逼近了,现在她满心都是作坊的服装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