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刃上青 > 第17章 鹿走苏台

第17章 鹿走苏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果然普天之下最难揣摩的便是皮囊之下深藏着的一颗人心了。

赏荷宴将开之际,有人摇橹前来,禀有急报,要太子谢承雍、平川郡王谢寻山即刻入宫,闻讯墨竹推着谢寻山匆匆离去。

戌时一刻。

觥筹交错、推杯换盏间,谁的金荷倾倒,玉浆碎落,又濡湿了谁的罗裙。

众人皆因酒醉而面上添了几分朦胧之际,莲花池上,但听得玉台鼙鼓“咚”“咚”两声,四下骤然安静了一瞬,众人齐齐抬头。

只见池中女子广袖飘举,似蹈月踏波而来,高盘灵蛇髻、点妆芙蓉面,眉心以朱砂走笔,绘上一点鱼鳞花钿。目之就下,翘鼻、樱唇、鹅颈,双峰赛雪、腰肢如柳,兼具韧、柔、媚于一体,有别于大绥女子的典雅,那是一种浑然天成的、狂放张扬的野性美,像吐信的蟒、伺动的狼、蛰伏在后的黄雀。

她赤足点地,转螓首,旋梨涡,水袖半遮颊面,微顿,斜托掌,仿貂蝉拜月之姿,继而旋足勾转半弧,碧琼轻绡微落于肩下,手做环杯状,佯贵妃醉酒之态。艳红的裹胸下露出一截雪腹,金色的裙摆翩然翻飞时,脚踝的银铃时隐时现。足弓下窝缠素面金帛,步踏处,金莲蜷指,如鸣珠溅玉,泉乍山间,三步一颤,五步一摇,一步一翠声。

鼓声将歇未歇,而琵琶滑音猝然骤起,佳人衣袂飘掠,犹如纱帐外欲睡不睡、似醒非醒的水莲。

而随着这一声琵琶音起,筝声、笛声、箜篌声停顿一秒才像是如梦初醒般慌忙跟上。

三分暧昧七分醉意里,人们仍然惊叹于那女子曼妙的身姿,进而相互推搡着,再将金荷扶起、玉液斟满,浮上一大白。

那舞姬身轻如燕,点水而过,不过瞬息间就已掠至众人身前。恍惚间,许是酒意渐浓,众人只觉如花笑靥似在眼前,却又如在天边,或远、或近、又或近、或远,有人踉跄着虚浮的脚步探手去抓,佳人袖袍却如水如风,不待香风散却,便已然飘远了。

那盈盈的笑意、飞旋的裙摆、流动的光华,都在心神摇曳、神魂荡漾间深深印刻在了诸位的心底,而被忽略的恰恰是那女子面上渐深的笑意和眼底泛出的一丝若有若无的怜悯。

更没有人注意到,那样一双本该捧荷采莲的手,从何时起多了一柄锋利的刀。

似乎是有风掠过,满江灯火都跟着惊跳一下,众人不约而同抬起广袖,偏身避了避风。

吹烛断蜡间,舞姬持刀的双手还没抬起,一只本该剥橙的纤纤玉手便骤然拂过了太原郡王谢寻天的咽喉,涩麻的痒意自颈间传来,他还来不及抓挠,一线朱血便飞溅在纱幔上,赫然是泼墨写意的山水图。

空气中,人群静默数秒。

“啊!!!”

一声尖叫划破长夜。

“来人!快来人!殿下!殿下--”

紧接着便是纷乱错杂的脚步声。

“是你?”慌乱之中,有人一把抓住愣在原地的舞姬的手腕,她的刀还来不及收,便在啷当一声中坠入池内,那人擒捉她的瘦腕,还在高声逼问:“是你!是你杀了郡王殿下!”

“不是我,不是我,真的不是我!”舞姬连连摇头,珠翠宝钗坠地,环鬓也有些松散了,眼下唇色尽失,带着点儿凄然的美。

“还敢狡辩!你的刀方才还拿在手里来不及丢!”

“真的不是我!我方才看见一只黛影闪过…定是那人…”她奋力抽腕挣脱着,奈何两者力气悬殊,终归不是对手。

“简直是一派胡言!你当皇城司和卫侯司的人都是傻子?刺杀当朝郡王,还敢拒供不认!即刻随我走,有什么话你且留着在诏狱里死后和阎王说吧。”

不远处,借刀杀人的少女系紧了秋香色的发带,冷笑一声,悄无声息潜入水下,远离了这场纷争。

人群熙攘,时下此事一出,便都如同蚂蚁般一股脑往外挤,霎时乱做一锅粥。慌乱之中,听眠将谢寻微护在臂下,随着人潮向前涌动。

谢寻微望着远处的红光,一手攥紧了手中的玉剑首,一手拉住听眠的袖边。

“听眠姐姐……”她隐隐感知到一丝不安,却又不知如何说起,“父王和哥哥还在宫里,我们现在该往哪去?”

听眠望着前面汹涌的人潮,眉头紧锁,拉着谢寻微的手便又紧上几分,低声道:“殿下,今夜恐有祸端,眼下尚不知个中详情,好在太子妃殿下还在府内,我们即刻回府,府内尚有卫侯司一队人马,可保我等周全。”

谢寻微不安地回望了一眼金明池水面,亭亭圆荷在风中飘摇,时下纵有千千灯火,也挡不住黑夜吞天噬地的气势。

她一双澄明的眼越过莲荷、越过水面、越过远处的青山数座,遥遥望向天际,原本月明如水眼下已然叫层云掩却,如同旧油绢纸覆上一层陈年累罢的黄。

风盈广袖时,她便心知--

山雨欲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