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拿了一个土豆出来:“赵大爷,我求您件事儿,您能不能帮我试着种这马铃薯?”
“马铃薯?”赵大爷眯着眼睛看着这个样子奇怪的东西。
“丫头,这东西你是从哪里得来的?我种了大半辈子地,从来没见过啊。”
“这是番邦之物,番邦人以此为食,我是在回来的路上偶然得到的。”赵知暖解释道,“这些马铃薯已经长芽,埋进土里即可。”
“可是没有人知道这马铃薯种植的技巧,所以想请赵大爷帮我试试。”
“看看怎么让它结出的果实又大又多。”
赵大爷点点头:“行,那我就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成。”
“对了,这马铃薯所在番邦的地是什么样的?它能不能适应咱们地里的土啊?”
一句话把赵知暖问楞了,可也让她脑海中忽然闪现出曾经看到的介绍:内蒙古乌兰察布以沙壤土为主,出产的马铃薯块茎大、口感沙糯。
宁安城在南方,虽然气候与内蒙古相差巨大,可是土豆肯定是更适合生长在沙壤土里的。
“大爷,咱们村里哪里有沙壤田啊?我想买点。”
“啥?”赵大爷掏了掏耳朵,有些不敢置信,“丫头,你可别想不开,沙壤土难伺候,种啥都不成,白给谁谁都不要啊。”
“赵大爷,我可没想不开。”赵知暖好笑,“您刚才不是问我这马铃薯适应什么样的土么?”
“它就喜欢沙壤土,别的太肥的土它还不一定能适应。”
“你说的可是真的?”赵大爷又看了看手中的土豆,“就算是这样也不用冒险先去买地,先找个地方种了再说。”
“没关系,我能十分确定这马铃薯喜欢沙壤土,我现在就去找李爷爷帮我寻觅地去。”赵知暖拿着一些礼物便往李村正家去了。
“丫头!丫头!你再想想啊!”赵大爷岁数大了没拦住赵知暖,眼睁睁瞅着她跑出门去了。
这边赵知暖与李村正见了礼,便提出想买沙地的请求。
李村正也百般劝阻:“暖丫头你可要想好了,这沙壤地可是结不出什么东西来的,村东头就有一块,是李寡妇家的,买下来也便宜,只要二两银子,可是再便宜买来也无用啊!”
“李爷爷放心,我从来不做亏本买卖,我既然准备买沙壤地定是有用处的。”
李村正拗不过她,只好带着她来到李寡妇家。
李寡妇年轻守寡,辛辛苦苦将几个孩子拉扯大,又给公公婆婆养老送终,今年才四十岁已是两鬓斑白。
听说赵知暖来是想买他家沙地的,又高兴又忐忑。
“孩儿啊,这沙地可是种不出什么来,你买了要是后悔了,让我还这银子我可是还不了啊。”
“家里用钱的地方太多了,这银子可是留不住的。”
“李伯母放心,我买了就不会反悔。”赵知暖看了看李寡妇家破败却整洁的屋子。
“我出十两银子买李伯母家的沙壤地,你我之间永不反悔,如何?”
李寡妇瞪大眼睛不敢置信:“十?十两?”
李村正也震惊了:“暖丫头,你可要想好啊。”
“我已经想好了,现在就可以签契书,明儿咱们就去官府换地契。”
李村正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可一想到现在赵知暖能将生意做到京城去,办事定是心中有数的,便不再阻止。
不过两日功夫,赵知暖手上就多了几亩沙壤地了。
腊月二十八这日,长平和知云也忙完暖食记的活儿回了桃花村。
谢庭墨陪着三人一同去祭拜了赵知暖父母。
长平、知云见状便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暗暗高兴不已。
回来的路上借口有事先跑回了家,只留了他们两个。
“那今日暖暖不如来我家吃顿饭吧!”谢庭墨笑着,心中十分感谢未来的小舅子小姨子。
“行,自从回来以后还没陪陪伯母呢!正好今日给伯母分红银子!”
“分红什么的不着急,以后成了一家人还怕没时间给么?”
二人回到谢家门口时,就听到里面闹哄哄的。
就听一道过于热情的声音:“妹子你可要信我,那何家姑娘可是县里数一数二的美人儿,家里有的是银子,你家谢举子若是娶了她,那以后都不用愁。”
“哼,什么数一数二的美人儿?我这杨家姑娘才是呢!杨家姑娘的大哥在京城做官,谢举子以后可是要去京城做官的,怎么会看上那何家姑娘?”另一个声音不屑道。
“二位!二位别再费口舌了,我之前都说了,我家墨儿已经有心上人了,不会再娶他人,二位还是将杨、何二位姑娘介绍给他人吧!”
“妹子你这话就不对了,谢举子只要一天没有给心上人下定,别家姑娘就一天有机会的嘛!”
站在门外的谢庭墨脸沉得都能滴出冰水来。
拉着赵知暖就进了屋。
“二位这话就不对了。”他望着那两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媒婆,“我与赵姑娘已有婚约,只是碍于她还在孝期才没有下定,待她出了孝期便立刻成亲,二位还是不用白费力气了。”
“这....”两位媒婆相互看了看,“举人老爷息怒,我们知道了。”
二人见谢庭墨动怒,连忙告罪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