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大唐霓裳歌 > 第46章 大事不妙

第46章 大事不妙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去将阿青寻来。务必问清楚,人往哪里去了,什么时辰走的?”

他看到那封信时一时气昏了头脑,如今见这浸血的舞衣,一下冷静了下来。不对,那不是她留的信。杜挽娘本就不是韶乐楼出身,自己更是没碰过她一分一毫。那信的内容,很不对劲。

更何况她走得这般匆忙,连这衣裳都是随手便放在这里,就连裴思的外袍都没还回去。

她哪来的时间写信。

他心下已有了不好的猜测。她一路而来追着他不放,都在寻那舞姬的线索。如今找着了,文书也到手,她莫不是等不及,先去了碎叶?

她可知道前路会有什么?官道过去后,前方尚有有荒漠沼泽,高山急流。单枪匹马,她会死的。

可一想起那封信,明知多半不是她写的,却还是气不过。想她自负死活,他替她瞎着急个什么劲。

他越是想越是烦躁,反反复复地拿不定主意,暗中痛恨自己那该死的良心。

明昭看着他家殿下面上红白交替,一时不知当如何才好。杜姑娘留给殿下那封信,他偷瞥了一眼,当真令人面红。

那信上头说,从韶乐楼到李付身边这些时日,空庭寂寞,孤独难耐,而李付独木难支,她觉得生活远不如从前,就此告别回乡。

他家殿下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来更别说......这杜姑娘走便走,怎还污蔑人呢?

他瞧着李付的脸色,小心翼翼问:“殿下,我当不当去寻阿青?”

“去。杜挽娘出走,与今早之事脱不了干系,先去把阿青寻来问话。”

阿青不多时便来了,来时还给李付带了张纸,说是杜姑娘留的。

那纸叠了又叠,方方正正的。李付将纸展开,上面龙飞凤舞的八个大字“感谢照顾,后会有期”。

他没来由的便露出了笑意:这才是她留的字。这几个字写得,非常杜挽娘。

这下连明昭都觉察出了不对:这两封信字迹全不相同,显然阿青手中那一份才真是杜姑娘留下的。那手上这一封行文缜密的信,又是谁留的呢?

李付顾不上这些,只心急问:“她可有说去了哪里?”

“回殿下,杜姑娘带了人去碎叶,已去了两个时辰。”

他一遍叮嘱明昭备马,一边问阿青:“带人?她带了什么人?”

“是......韶乐楼的舞姬。”

李付先前有过诸般猜测,她究竟是为什么要冒那般风险到使团来,猜测过康晋,也存着侥幸想过是不是为了自己。

可她竟是为韶乐楼的人来的。

他似是想起些什么来。想起她从进使团的那夜与另一人配合的舞。想起昨夜明昭刺伤舞姬时她又急又气:“可是昨日刺伤的那一个?她究竟是何人?”

“不是昨日那位。”阿青答:“殿下若想知道始末,还是亲自去问杜姑娘吧。”

李付不置可否,只是接着往下问:“她走了多久了?”

“回殿下,两个时辰了。”

两个时辰,那是他刚离开,她便走了。这么点时间说长不长,说短却也不短。她若是走官道,这会儿也该过了沙鉢城,往冯洛去了。再往下走,便是耶勒城与俱六城。

令人忧心之处在于,俱六城通往西,途径大片沼泽,必须得绕行至轮台。杜挽娘带着那舞姬没有文书,未必会走官道。她若是不知此事,横冲直撞,说不定折在那里。

算算时间,她已行至中途。也好在她带着的那舞姬没有文书,按理进不了城,遇到途中几个守捉城都需得绕行,那耗时或能稍微久些。

她今日应到不了俱六。事不宜迟,他立刻就要出发,连夜追赶,当能赶上。

说话间,明昭已整理好了马匹。李付叮嘱:“查清楚另一封信是谁写的。我先去追杜挽娘,想法子在她进沼泽之前拦住她。使团中的,你二人记得查办。还有,去知会裴兄一声,让他派些人手去俱六城,明日一早,俱六城西门相聚。”随后便策马往城外而去。

留下明昭在原地苦着脸:这才回来没两天,殿下这便又要走。这次又要离开多久?

殿下自识得杜姑娘,连行事都变得如她般不可揣测起来。

这差可真是越来越难当了。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