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大唐霓裳歌 > 第40章 窦氏

第40章 窦氏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但既领了差事,那他自然要将这差事办好。旁的事情,与他并无干系。有明昭在一旁,他无甚顾虑。

他面上并不显露,心中却已历经一个起伏,终是将那点委屈按了下来。

裴思将两人的反应看在眼里,只道:“杜掌柜来庭州,还未好好看过我碛西绸庄的货,不如让掌柜带你去瞧瞧。我这地处偏远些,只怕经商也有些闭门造车,杜掌柜看了,咱们切磋切磋。”

杜筠心中嘀咕,以他消息之灵通,若他也能算是闭门造车,整个安西怕是都没有哪个商户了解行情了,这借口找得也忒差。

这是在将自己支开,只怕是有些话要与杨昢说,不愿透露给自己。

同行间向来忌讳被摸了底,他裴思今日既松口让她看货,那便看个明白,她就着台阶道:“裴公子谦虚了,那我便同掌柜的一同去看一下罢。”

****

裴思店中丝绸的占比确实与长安商铺很不一样。

这里中原的各种丝绸品类只占了约一半。剩下的,艾德莱斯占了大头、也有许多杜筠闻所未闻的品类来自远方诸国。有些甚至不知算不算的上是丝绸光泽手感都与她所熟知的丝绸不同。

一问掌柜的,方知道其它邦国因所生长的蚕种与丝线品类不同,因而产出的丝也不一样。例如康国所织毛锦,以毛毡捻丝织成。镇店的乃是安国所织的一面撒答剌欺,上面镶以大量的珠玉,同样只得一匹。

大唐丝织以桑蚕丝、柞蚕丝居多。如今来看,西域诸地显然有他们自己本地的丝织,许多甚至不以蚕丝织就。

长安人虽说已习惯了胡人,但是普通百姓与胡人大多并没有太多的交集。

到了北庭,虽说依旧有许多官员由长安指派而来,但同样有许多出身本地,更有富贾商户,往来商客。唐人与胡人混杂在一起,原住民与往来商户的界限也就分的没有那么开。

掌柜的陪着笑:“这些料子难以定性,可虽说是丝绸的织法,可所用材料却并非都是蚕丝。虽说大唐所用多是蚕丝,可若因此而否认他国织品,岂非狭隘?咱们公子说了,既然这店开在了碛西,便要包容西域万物。只要是矜贵的织物,就都一并放到店里来卖。”

店名叫碛西绸庄,却不拘是不是丝绸照单全卖,裴思倒是什么生意都做。

杜筠尚有几分漫不经心:“裴公子是明白人。这有什么丝种奇闻,掌柜的给我说道说道?”

掌柜的眼亮了亮:“姑娘,这若说最奇的,当属南海冰蚕丝。听闻得水则舒,遇火则缩,甚是奇特。”

这倒是有几分奇的,杜筠来了些精神:“店里竟有那样的料子?我可否瞧瞧?”

那掌柜“嘿嘿”两声,似也是有些心虚:“那东西咱们店里可没有,也只是道听途说有这么一桩奇物。姑娘是明白人,水中如何能有蚕呢?”

杜筠只是笑笑,不再计较。传闻中的物什,自不能全都当真的。

她看着这些料子,突然脑中没来由的便冒出了那句:“金线织就。”脱口便问:“说到奇物,掌柜可曾听说过西域一种叫做叶略考的丝绸?”

“那不就是织金?”掌柜的不以为然:“那算不上奇物,却也是名贵的。姑娘是开绸店的,总该见过中原的织金,不过是织法不同罢了。”

杜筠一时语塞:“叶略考便只是织金?”

“是啊。”那掌柜的一边应着,一边翻找起来:“叶略考是萨珊人的说法,译过来便是织金。织金绸自古便有,只是西域人善炼金,也喜金银,便也有些新奇的织金法门,在长安或没那么多见。”

如此说罢,从一堆料子中,小心翼翼搬出一匹来,一脸神秘:“此物唤纳石失,是叶略考的一种。”

整匹料子上都映出金丝色泽,相较于平常织金品,显然织金间隙更小,更显华贵。这纳石失以用的是斜纹的织法,织金面可达三成。已属罕见。

用掌柜的话来说,整个碛西,不会有第二家绸庄再有这料子。

杜筠一见,便知此物名贵。只是一来绸庄中能卖的,宫里自然也有,二来这料子虽也惊艳华贵,比起杜筠手上的那幅扇面,却还是逊色一些。

若这是三成的织金面所呈现的效果,那那扇面......一个古怪的想法忽然出现。或许,那整张扇面,皆是由金线所织?

若是如此,那扇面如此光彩,便也就说得通了。更难怪当年高宗婉拒,又让如今这位圣人这般难以启齿。

只是那绸面上的明暗相接之感,又是从何得来?

她略略犹疑,还是问出了口:“可有比这用金线更多的?若是整匹都用金线......”

“未必不可。”那掌柜的也不质疑:“只是姑娘可知这纳石失的造价?这纳石失已是康居王帐中所用的了,不可多得。若是整匹都由金线所织,不知何人能有这般财力啊。”

“自然也是有的。”裴思与李付不知何时已在门外:“从前则天皇后便有过一领金衣,织造耗费数年之久,只是制作金线便要耗费巨大的人力与财力。”

裴思盯着她的眸中:“杜掌柜,今日可有将那扇面带在身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