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大唐霓裳歌 > 第37章 裴思

第37章 裴思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杨昢来时与她说,北庭都护王正见背靠着琅琊王氏,是个耿直的。伊州兵治之事,他定会公事公办。但也正因如此,此人不似其他人般怕得罪人,他虽也会去拜见,但直接问他拿那胡姬狄娅的文书,怕是行不通。

他在庭州城有一位自幼相识的好友,江湖上的事若是他探听不到,便别无他法了。

背后牵扯了世家,便多几分复杂。如今这些大族杜筠一个都信不过,也赞同杨昢的做法,先与他那位朋友试一试。

她以为杨昢的朋友,即便不是节度使,也该是刺史将军才是,理所应当都是在内城活动的。

两人入了庭州城后一路沿着主街向前,如所预料的一般穿过内城城门。

庭州城内同样是将州城划作市坊,又将坊间分配给城中居民。

这是她沿路以来最大的一座城池,听闻也是整个大唐西域最大的一座城。这里的一切依照中原规制所建,倒是让杜筠恍然有了一种回到了长安的感觉。

李付看她模样,也大致知道她在想些什么。他虽一早便知庭州城是如此模样,时隔两月置身中原模样的城池坊市,依旧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

见她略带感慨,李付解释:“太宗年间,北庭这一片归入大唐管辖之内,先是置了庭州,武氏时又设了北庭都护府。因而庭州城依都护府规制扩建过,前些年才完成的。咱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最初的外城,而如今的外城是前些年才落成的,便是咱们刚才走过的那一部分。”

杜筠恍然,原来是这么个道理。这一路来走过的西域州县,许多都是依着本地游牧民族的习惯所建,因而有强烈的民族风格。而庭州城是大唐后依着州置新建,难怪会与长安相似了。

“这么说,现在这里就成了内城了?”

“也不全是,真正的内城还在里头,便是当年的车师后部皇城,如今是庭州内城政务所在。庭州是有里中外三城的,与别的地方不一样些。”

此事有趣,她有些意外:“公子怎还知道这些。”

“在下闲时看些史书,来此前又特意做了些功课罢了。”这么说着,一边辨着路,一边带着杜筠拐入了一处集市。

看过舆图就能辨认方位这种事,杜筠是做不到的,她只有自己亲身走过的路方才认得。杨昢竟有才能在这样的事上,倒是意料之外。

这庭州城与长安十分相似,市集独立于各坊市之外,像是长安东西市集那般。李付看她一眼:“说起来,我这位朋友与你还算是同行。”

两人弯弯绕绕,来到西市的中心处,正对着市署有一处颇为打眼的绸庄,挂的是碛西绸庄的牌子,当真是好大的口气。

但观其楼阁规模,竟与长安瑞锦阁丝毫不逊色。杜筠看了看身边这位杨公子,心下也有几分明了,这绸庄这般大的口气与手笔,恐怕也当真有几分底气傍身。

杨昢既说了是同行,那大概是在此处了。

两人刚进门,柜前那小姑娘便欢欢喜喜迎上来:“觅梧哥哥!”

李付拜帖都已掏了出来,又收了回去:“宜妹妹怎的在这里?”

他和颜悦色,春风和煦,却教那小姑娘略略红了脸:“兄长说觅梧哥哥要来......”竟不再往下说了。

“那你兄长人呢?”

小姑娘眼神闪躲,声音都轻了下去:“兄长说您会早到,已去醉宵楼开雅间了,让我在这等......”说罢抬头,像是鼓足了勇气一般:“我带觅梧哥哥去。”

李付笑得无奈:“他这人还是老样子。”

杜筠跟在李付身后,看看裴宜,又看看李付,妾有意郎无情的微妙场面,不言而喻。

****

醉宵楼与长安那些大酒楼也是像的,一楼留给散客,二楼给一些聚餐的食客,三楼则是雅间,留给一些想要私密性的客人。

杜筠跟在后面,悄悄瞥一眼前头的杨昢。她第一次遇到这位公子哥的时候他便是与散客一同坐在大堂,这才惹出了那些是非来。

以他的身份,应当是去雅间的才是,传闻中杨家荣宠奢靡,连带着国舅爷的几位姊妹亦是招摇,不论如何与谦和二字挂不上钩,这杨二公子竟颇为不同。

她不禁又想起那坊间杨二公子出身的非议来。可若说是从小受到的待遇与杨家其他人不同,他又显然涉世不深,仍留着几分纯善,这说法好似也是说不通的。

她赶忙摇摇头,不论他身份如何,都与自己不相关。待她查明了胡姬与范玉儿的事,立刻便动身回长安。

杨昢与她也不过是同行一段,回去便是陌路。

穿过楼台回廊,那位碛西绸庄东家便在深处的雅间。这雅间作了西域装扮,房间内丝竹悠悠,舞者翩翩,跳的却是中原的曲。桌边坐着一个人,悠哉饮茶。一身玄色织锦,竟泛出紫来,流光奕奕。

这人与裴宜长相有六七分像,气质却全然不同,一副风流公子的模样。偏一双凤目炯炯,一眼过去,便像是能看进人心里。

两人显然关系极好,见面也不客套。那人见裴宜带着杨昢二人进来,只起身道:“来了。”挥挥手让小二带着乐伶与舞姬出去。

杨昢张口便道:“许多年不见,什么事还是瞒不过你。”说罢。撩起衣摆坐到他的对面:“怎么知道我要早到的?明明与你说的是后日。”

“伊吾军那么大动静,我哪能不知道。你俩管杀不管埋,只记着在袁光庭处做好人,这会儿王都护来管我要军费来了。”那人又啜一口茶,似是抱怨,语气中却全没有责备之意,只似笑非笑扫了杜筠一眼:“明昭呢?他不如这新来的机灵讨喜,将人换了?”

杨昢皱眉:“出来得急,留了明昭在伊州,总得留可用之人在使团那边。”

“哦——”那人一脸恍然大悟的模样:“那听闻长安丝绸使前些日子在伊州收了个舞姬,可真有此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