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大唐霓裳歌 > 第26章 案子到了大理寺

第26章 案子到了大理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她爹的案子便是在大理寺出的事。这件事情大理寺参与多少,她并不知道,但这绝不是一个好兆头。

这胡姬的案子万年县都没了查下去的意思,为何突然便到了大理寺?若是大理寺在这些事件中有所牵连,那他们调取文书只怕不是为了查案,而是遮掩。

眼前这位公子哥显然是不明白其中的关系:“我是朝廷命官,结不了案当然会移交给大理寺处置。”

他不明白也是正常,可她没法与他解释她爹的事。何况本就没有证据,也自然也无法与他说,案子到了大理寺,为何要格外上心。

杜筠闭眼,想着其中的额破绽,许久,沉着道:“公子,若我没有听错,那文书八月便已被大理寺调走了。”

李付脸色突变。

胡姬刺杀之事便是在八月中下,当时接手案子的是万年县,而非大理寺。

长安派人到晋昌调取文书少说也要一个月。也就是说,若是在九月取的文书,约摸最晚八月中后便要派人从长安出发。

若非八百里加急,那只能是大理寺的人在案发前,乃至是商队途径后便动手,要将此处文书调走。

而前者的可能极低。

这时候掌柜的回来,为杜筠安排好了上房。李付伸手作出一个“请”的手势,引杜筠入客栈之内。

想通了其中的关键之处,他对杜筠也客气了许多。“只是有一事不明白。”李付直言:“姑娘为何对在下这案子如此上心?当真是为了商队?”

该来的还是来了。

这个问题的回答,她脑中已经盘旋过很多遍,但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答复。

她其实可以告诉他杨云起被设计追杀之事。她父亲的案子是秘密,可杨云起的事不是,这是一个可以让人信服的理由。

只是......如此便要将那龟符之事托出,他若是知道了,难免不会打草惊蛇。又想了想杨云起对杨昢的态度,两个杨家之间或有的恩怨,就还是算了。

眼下杨昢对自己尚且没有敌意,一路西行查案难保有他帮得上忙的地方,她决定暂时隐去她与杨云起的关系,免得多生事端。

想到此处,她一口咬死:“都说了,茉莉是我的大买家,为珍贵的友谊两肋插刀,义不容辞。”

谈话间,杨昢已让掌柜的温了酒,是去岁以葡萄新酿,入口十分甘甜。

杜筠一喝,便觉喜欢,有笑意攀入双眸。李付听着她的豪言壮语,轻声问道:“那,在下算杜姑娘的大买家么?”

小姑娘偏过脑袋盯着他,想了想,又摇了摇头:“你才一笔买卖,算不上。”

也算是意料之中的回答。

他想不出什么样的经营伙伴能这样以命相交,京中人情淡漠,他随父亲从灵州回京后深有体会。

李付也不知道自己为何要问她这样的问题,可能只是为了逗她罢。他与她相交不算深,只觉得她为人和善,又有些有趣罢了,怎的又能期盼她为他如何。

只是真假不论,她查这案子于他有百利而无一害,虽不知她为何如此执着,他也乐得帮一把。

“杜姑娘,通关文书不止晋昌一处所有,商队途径的每一处都有留下。”他试图找法子,却又自我否认:“不对,若他们能将此处的文书调走,那自然也能调走别地的。”

他似乎略有泄气,却并未泯灭希望:“若是再不成,我在庭州有一位旧友。”他顿了顿,补充了一句:“或能帮得上忙。”

他看着眼前的小姑娘喝着甜酒便快乐起来,也不知有没有将他的话听进去。只是看着她傻乐,也不觉跟着高兴了几分。他慢慢斟着酒,看她脸颊渐渐染上红晕,眼中的清明渐渐褪去,没在点点迷离中,灿若繁星。不由提醒:“这酒虽甜,后劲却极大,杜姑娘,悠着点喝。”

杜筠毫不在意:“少看不起人了,我超能喝的!”双臂一挥,又是一杯下肚。

不过一会儿,啪的一声巨响倒在了桌上。

李付目瞪口呆。

****

杜筠再醒来已是第二日的早晨。她昏昏沉沉的,只记得昨日与杨昢闲谈,他似是答应她在途中去寻那文书。

她一时高兴,便喝了许多酒,也不记得之后说没说漏什么不该说的,便没了记忆。

她一惊,这才发现自己躺在客房之中,和衣而眠,还着昨日出门的男装,连鞋袜也未去。她放下心来,想大约是杨昢将她抬回来的。

他倒是个正人君子,不该碰的一处未碰。可惜了,这样的君子偏偏生在了杨家。

想到此处她也有些讪讪。她与杨昢算不上多么熟,可每次失态他总在场,实在面上有些挂不住。

只是如今顾不上这许多,商队今日便要启程了,她留下字条道谢,匆匆赶着回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