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三国]太后篡位进行时 > 第106章 冀州寻父

第106章 冀州寻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刘遹终未得骑兵长之许,以却扇下车。

骑兵长虽名属禁中,但实听命于司空府。

凡有损曹氏威仪之举,显然见他犹豫再三,终劝阻了万年公主。

郭婉目睹一行人穿行于西坊街中,亦能揣测大概。

刘遹身陷桎梏,难得自由。

于出降大典之时,难以自如与郭婉交谈,实属情势所然。

王夫人瞥见郭婉目光追随那渐行渐远的万年公主背影,遂轻声细语询问其是否有意尾随。

跟过去瞧瞧,万年公主的出降之礼?

还是算了。

郭婉摇头,邀王氏共入屋内。

岂可随至曹操府前?

即便欲观婚仪,亦难以入内。

重屋在娄圭率众简单整饬之后,现已恢复宜居之态,可安住无忧。

及至晌午,万年公主出降的仪驾,方至公主府前。

刘遹在宫婢簇拥之中,在曹彰和曹氏子弟的指引下,缓缓步下轩车。

司空府前,曹氏宗族子弟,纷至沓来,观礼者众。

是时,街鼓之声与蝗蝻嗡嗡之响交织于耳,虽未至刺耳之境,然亦非悦耳之音。

曹操的司空府第,坐落于许都之北,名曰百子坊的坊中。

今逢万年公主下嫁之喜,自非入住司空府,乃是与曹彰共迁新居,安居北隅新第。

刘协未为其皇妹备公主之府,反倒是曹操遥命卞夫人,为曹彰所筹的新宅,悬以“公主府”的匾额。

实则今时婚仪,非尽皆行于白昼。

多数平民及微宦之家,多遵循着古法,婚仪多于午后或夜幕低垂之时举行,所以也可称之曰“昏仪”。

上古之时,婚仪之制尚未完备,抢婚之风盛行。

黄昏之际,光线朦胧,便于行事者隐匿身形,达成突袭之效。

但随着人类文明演进,后世不同部落男女联姻,由抢婚渐变为明媒正娶。

婚日之晨,男子携重礼至女家,献于女之父母,而后携女而归。

又受哲学观念的影响,男子属阳,女子属阴,男女本为相反相成、阴阳相克之体。

男女欲结秦晋之好,必择吉日良辰,以求阴阳调和,避凶趋吉,否则婚后恐多纷扰。

黄昏之际,日薄西山,阳气渐敛,夜色蒙胧,阴气渐兴,此乃阴阳交融之最佳时机,于婚嫁而言,实为吉时。

然则,天子嫁女,曹氏娶妇,自无夜间行昏礼之例。

就问谁敢劫天家女?

就问谁敢劫曹氏妇?

另外,时逢乱世灾年,宵禁之令严明,故于白日完成婚仪,实为务实之举。

白日民众云集,皆可目睹天家公主下嫁曹府之盛况,何乐而不为?

贫苦百姓到曹府门前混口吃食,也是活命之法。

曹操素不拘泥于繁文缛节,其年少之时,尚常与袁绍共行劫亲之事,又岂会在意此等不成文之讲究?

尽管时辰之上,未循古制,于日暮之时举行仪式,但是,曹彰仍旧谨遵母命卞夫人之训,一丝不苟地跟贺郎们一同,践行了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之六礼。

此前诸多繁琐之礼,大多由贺郎们悉心操办,代为承受。

曹彰并未踏入禁宫之中亲迎公主,而是于坊市之前,身骑白骢马,接过公主所乘的七香轩车。

刘遹虽为天家之女,既为曹氏之妇,虽心有不甘,然亦未显叛逆之态。

她已然认命了。

半载以来,刘遹勤学礼法,举止得体,礼节之周至,无出其右。

婚嫁之礼,实乃人生之大喜,而对于名门望族而言,婚庆之事更是展现门风、门仪,乃至家族底蕴的良机。

此桩婚事,已然成为全许都城中瞩目的焦点,公主之应对举止,皆关乎天家之颜面。

简而言之,既享殊荣于前,必当以相匹配的底蕴示人,否则必为世人所嗤笑。

是日,不仅曹操的家眷亲临公主府邸,就连曹氏、夏侯氏的族人,凡有空闲者,皆纷纷出面,共襄盛举,以壮声势。

平日里坊门紧闭,民众消遣乏善可陈,即便是寻常士庶之婚嫁,亦能引来众人围观。

而今时今日,灾年民众的围观热情更胜往昔,坊间几无立足之地,举目所及,皆是黑压压之人群,喧嚣异常。

坊间秩序,则由许都县廨的衙官们尽心竭力维持,以确保仪式顺利进行。

须臾之间,晌午已至,曹氏门邸之内,诸参礼人员皆已各就各位,严阵以待,只待吉时一至,即迎新妇入门。

鼓吹振响于坊阙之外,公主的华仗,由百子坊门大街南端翩然而至,翩跹入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