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三国]太后篡位进行时 > 第86章 投货求宠

第86章 投货求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焦兄以厚礼相献,丕若居高而拒之,恐有伤人情之雅。”

“既然焦兄谙于世故,不妨择日举宴,丕当借此机会,转达谢意。”

曹丕笑言,负手而立。

虽然醉,但清醒。

虽巨货盈门,但各有其由,且皆非与曹丕职司相悖之禁事,曹丕自无却之不纳之理。

二十年后,他连大汉江山都敢欣然受领,如今,又何惧收受商贾之微献乎?

得此浮财之助,曹丕于日后角逐太子之位的筹划经营,愈增信心。

姑且勿论,焦矫日后能否为己所用,将此资财散尽,亦可视为劫富以济贫之举。

郭婉沿途所绘之愿景,给曹丕画的饼,使曹丕对其父嗣子之位垂涎欲滴,渴望至极。

如今虽然曹操还没有魏王之尊,但这也是迟早之事。

不过,曹丕在吴县之逗留,实非长久之计。

所以,曹丕让焦矫设宴表达谢意,也只是曹丕的客套之语。

当然,今若令焦矫出示籍册所列,赠予曹丕之礼品,彼亦难能拿出。

盖因焦矫之家资,尽在会稽,而今其身处吴县,未携多资。

虽云择日赴焦矫之宴,然实则许都之使宜尽早启程北归为善。

毕竟,孙权遣质子入朝之策,周瑜与鲁肃皆持异议。

曹丕、蒋干和郭婉之辈,又岂能预知孙权的心意是否会转圜?

倘复被群臣所劝而翻悔,则曹丕、蒋干同郭婉在吴县逗留愈久,危险愈增。

闻曹丕言将返许都,不能久留吴县,焦矫并无异议,其商贾出身,素有坐言起行的决断。

于是,焦矫不再强求众人久居,改成挽留曹丕、蒋干、郭婉一行人于府中留宿,欲使众人于动身北归之前,尽享府中之欢愉。

曹丕笑谓焦矫曰:“焦兄盛情,吾心领了。然吾尚需回馆舍收拾行囊,且孙绰、孙恭二子亦需同行,不便久扰。”

人太多了,久居焦府不便。

焦矫闻言,稍露遗憾之色,然仍笑道:“既如此,吾亦不强留。只愿公子他日北归之后,勿忘吾等友情。”

曹丕拱手道:“焦兄放心,吾定铭记于心。”

虽未能与焦矫“情深意笃”,但其仍盛情邀请曹丕众人夜游府邸。

长居非宜,暂宿一日则颇为妥当。

况今宵禁已施,复返馆舍实无必要。

此番夜游,郭婉对江东豪商的财力,复有深切体悟。

昔之时谚云:“江东无大宅,吴县乏豪宗。”

但观焦矫在吴县的府第,巍峨壮观,珍宝盈室,此言于其身,全然不符。

至吴县数日,郭婉察其城居之格局,乃有西贵东贱之规律。

尤大业门两侧之坊区,所居者多为吴郡之世族权贵,常人欲锥立其间,犹属不易。

但在此类坊区之间,焦矫名下之园宅,竟有数处之多。

每一处皆广袤无垠,不啻于上官婉儿前生之府邸,亦令曹丕心生艳羡。

观其行止,焦矫常游于会稽、吴郡二地,其有敏锐之识,欲勾结曹丕,亦不足为奇。

或焦矫此行吴郡,即为曹丕而来亦未可知。

然焦矫本人并不认此,郭婉亦无以言之。

翌日晨光初照,曹丕一行辞别焦矫,径返馆舍,收拾行囊,三日后,预备启程北归。

三日之期,孙权遣人将王孙世之身契送至馆舍,托于郭婉保管。

郭婉手持契约书心中思量,遂问于曹丕曰:“公子可欲王孙琐入府伺候?”

曹丕挥手道:“此等琐碎之事,女王自主决断便是,无需多虑。”

言罢,神色间尽显对王孙琐的无感。

郭婉闻之,明了其意,遂问:“公子之意,是不欲留王孙琐在身边?如此,婉便将其父女安顿于重屋之中。”

曹丕既辞王孙琐,郭婉自是心生欢喜,暗自笑纳之。

“膏粱子弟,往往骄奢放纵,肆意妄为,不恤人力。然,公子身处此境,犹能仁心自守,此乃成大事者之禀赋也!”

郭婉言辞间,巧妙运用阿谀奉承之术,尽显其“善谀”之能。

正当曹丕和郭婉嗔笑怒骂之时,忽闻陆议至门,神色吞吐,言有宾客造访。

众人将北归,此际何人会来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