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三国]太后篡位进行时 > 第75章 恐遭报复

第75章 恐遭报复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但之后三藏法师张口,才让郭婉稍稍放心,想明白缘由后,却又哭笑不得。

三人就座后,望向三藏。

只见三藏手指甲刮着略有胡青的圆润下巴,侧首思索了片刻,而后才又开口说道:“阴府既然广大无穷,未必一个阴司就能料理周全。”

“在佛在道,皆有阴间尊主,他们自然也是各掌信众,彼此不犯?”

“如此,假使、吾说假使有一日,吾若归往阴司地府,自有佛王……渡吾超生,不必再归别个人王统率,此番道理,是与不是?”

“人间作为,阴司有录,吾于人世崇佛理经,入地之后,自然也无人敢辱?”

曹丕与陆议,皆未通佛道之奥,遂以目示意郭婉求解。

郭婉虽亦属半知半解之辈,但前世曾自薛怀义处,窃得些许皮毛。

面对三藏法师之问,郭婉虽心存疑惑,犹勉强应答曰:“婉才疏学浅,于佛道之理,仅略知一二。”

“但以愚见,此或犹人间法制之序,郡县各有分野,治理有序。”

“若尊长欲总揽全局,混淆诸务,则朝廷何必广纳内外贤才,各司其职乎?”

郭婉心中暗自嘀咕,觉此事颇为蹊跷。

观三藏法师之貌,明显不是什么好学深思之士。

且其年富力强,远非垂暮之年,远未及掐指待死之龄,何以对幽冥之序如此热衷?

莫非同她一样,也是转世之人?

不过,三藏法师显然无意为众人释疑。

闻郭婉之言,他竟是松一口气,抬手摩挲其油亮之颅,复将脸凑近众人,低声言道:“果然遇事不决,当问智者。”

“此中玄妙,吾曾遍访香客,然无人能如这位女香客般,跟某阐述得如此清晰明了……”

郭婉心中暗道:“吾所言何物?”

这大半天,不都是这秃僧一直在问东问西吗?

她说什么了?

因为三藏的突然凑近,他满身香油、香料之气,颇为呛人。

着实难闻。

郭婉遂悄然向后挪移身躯,欲避其气息。

由此可知,吴太夫人年岁已高,五感渐钝,方能忍受此等浓烈之味。

她可不爱闻。

见三藏法师面露释然之色,郭婉愈感其行径古怪,遂低首沉思,仔细猜想,将前番对话于脑海中疾速回顾。

忽而灵光乍现。

恍然悟出,三藏法师对此事如此热衷之缘由。

此贼僧,自知与吴夫人私相授受,罪孽深重,唯恐死后,黄泉之下,遭孙坚的清算报复!

孙坚是人王,三藏法师自是恐惧,若归阴司地府之后,与吴夫人私通之事被孙坚清算!

悟及此,郭婉先叹三藏和尚实为“奇才”,不仅脑洞大开,且颇有居安思危之智。

这秃僧,不似后世的薛怀义,遭神皇遗弃后,竟肆意妄为,乃至火烧宫室,无所不为。

但观三藏法师一脸释然之态,郭婉心中甚觉不爽,暗道,她家圣母神皇岂能轻易为人所及。

可不能轻易让人比下去。

于是乎,郭婉便又正色说道:“义隐三藏之外,事非二乘所窥。然以人事论之,世事并无绝对。”

“诸州郡县长官,或今日治豫,明日理冀,后日牧荆,迁转无常。”

“又如我华夏与六夷胡族,亦非截然分明,国强,则夷狄宾服;国微,则胡寇内乱。”

“人间世事尚且如此,阴司诡谲之境,想必更为纷纭难测,婉懵懂之中,实难断言。”

三藏法师听到这话,胖脸顿时一垮。

郭婉见状,心中暗爽。

世人未知者,方能显其奇。

昔年,神皇陛下所谓轮王转世之说,就是那群秃僧硬造出来的。

孙权自认的这门祖宗孙武,也是三藏这群秃僧推波助澜下认的这门亲。

如今的普济禅寺就是在拜奉兵圣孙武,岂容尔等耍赖反悔?

孙坚会不会收拾三藏,郭婉不知道。

但孙武在阴间有多大势力,汝就细品,看他能不能收拾得了汝!

无愧于心,何惧鬼魅?

正所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三藏法师亦应自知,虽日间欢愉,然夜深人静之时,必有辗转难眠之刻。

人行善恶,心中皆有道德之尺,所谓欺天欺地难欺心,能如圣母神皇般内心坚韧者,世间又有几人?

这秃僧道行太浅,被郭婉一恐吓就露怯。

“吾观汝亦属稚子无知,所言皆无确凿之据,所谓魂游阴府,恐亦是夸大其词,妖言惑我,不足为信!”

三藏法师未能从郭婉之口得其所愿,又被郭婉吓唬得,脸色愈显不悦。

手推几案,身躯后仰,再望众人时,目光已变得倨傲而冷漠,面有凶光。

郭婉闻之,并不反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