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三国]太后篡位进行时 > 第37章 官学私学

第37章 官学私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益州尹默,以当地学术单一,故至荆州追随司马徽、宋忠学古学。皆通诸经史,又专精于《左氏春秋》。王肃随宋忠学《太玄经》。

交趾士燮,跟随颍川刘陶学《左氏春秋》,醉心于春秋之学。

士燮在交趾广泛招揽学者,集结刘熙、袁徽、许靖、刘巴、许慈、程秉、桓晔、薛综、牟子等学士。

不过,由于交州地方偏远落后,很难留下有名之士。

天竺僧人康僧会,在士燮领交州牧时期,至交趾居住,后避居于吴,被孙权拜为博士。

河东太守杜畿,见百姓勤农,家家丰实,乃曰:“民富矣,不可不教也。”

于是冬月修戎讲武,又开学宫,亲自执经教授,郡中化之。

益州学术,多是杨厚和巫道传下之风气,图谶之说兴盛。董扶、任安、周舒等,皆杂经学、谶纬之说。

总之,官学和私学齐头并进的汉末,郭婉揽周不疑于手中,将其强留许都只能让他在官学修习。

因为教授私学的学者,她都不认识。

没有门路,很难拜入私学学者门下。

思来想去,还是去太学碰碰运气容易一些。

实在不行,就自己亲授周不疑学问,她又不是不通文墨。郭婉嘀咕道。

郭婉以替司空办事为由,暂离掖庭暴室,为自己浅放一日假。

一起送刘先自许都南门出城后,郭婉与周不疑并肩闲逛在许都南面的里坊中。

许都南面宫城,北面民坊较多,南边的里坊散户并不多。

整个许都城内,里里外外都洋溢着一股子国泰民安的祥和气氛。

虽然曹操这几年征战河北,但留守许都的尚书令荀彧,将许都城治理的很好。

仿佛外界纷乱的战乱与接连不断的天灾人祸都与许都无关,许都城内家家户户都忙着为即将到来的岁末做准备。

在汉朝,冬至和夏至是官方规定的两大例假。

其中,以冬至尤为重视,故又被称为冬节。

汉朝人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

因此规定,“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一般在此之前,官府会举行盛大的“贺冬”仪式,用以迎接冬至的到来。

而真到了冬至那一天,则整个大汉朝休沐三日。

这三天里君王不听政,百官不上朝,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大家一起开开心心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在掖庭供贵人役使的宫人也是有假期的,虽然不多,但也能有出宫与家人团聚的日子。

选择在“冬节”的这三日中回家的宫人很多。

“晨曦微露映珠帘,暮色苍茫照碧霄。品茗赏花闲逸致,挥毫泼墨意逍遥。”

“噫!”

“人生苦短,何妨放怀一乐。”

郭婉与周不疑漫步于城中,见市井喧嚣,商贾云集,不禁感慨道。

琳琅满目的货物,令人目不暇接。

乃叹曰:“此地无战乱之侵扰,实乃曹孟德治理之功也。其智勇双全,方能保此一方平安,使百姓得以享此太平盛世。”

上官婉儿虽然心底不愿拜曹操为主公,战战兢兢地拿命替他打工,但很是赞赏曹孟德之能。

周不疑仰首而望,目中闪烁着好奇之光,曰:“女史觉得曹公是英雄否?”

“曹孟德真乃英雄也,其威名远播,今见其治政之功,更觉其非凡人也!”郭婉微笑而应,“曹孟德之才智,实非常人所能及。其不仅善于用兵,更懂得治国安民之道,真乃一代豪杰也。”

周不疑点点头。

郭婉领周不疑至丁府门前,敲门而入。

自没入掖庭后,郭婉还未曾告知丁夫人。

丁夫人闻讯,乃出迎之。

见是熟人,丁夫人本来神色淡淡,俄顷情绪稍涨:“女郎竟能出宫!”

“在掖庭万事可好?”

“不知女郎被分到了哪个宫室?”

“一切皆安,夫人放心!”

回握丁夫人的双手,郭婉告知自己在掖庭暴室的种种际遇。

丁夫人关心她,她自然不会败兴。

见郭婉身侧有个童子,聪慧可爱,貌若潘安,丁夫人更是心生欢喜,曰:“此子是?”

因为曹昂的缘故,丁夫人对孩童更有怜爱之意,左瞧右瞧,对周不疑的样貌很是满意。

“真乃人中龙凤也,才情横溢,吾甚爱之。”

周不疑耳畔微红,望向郭婉,似是询问,他当如何。

郭婉见状,顺势躬身恳求:“夫人,此乃吾弟,姓周,名不疑。武陵太守之甥。”

“吾想送其入太学修习,欲请夫人为不疑量体裁衣,以表关爱之情。望夫人恩准!”

丁夫人闻声笑骂:“曾为汝量体裁衣,如今又为汝弟求衣?!当真以吾好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