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三国]太后篡位进行时 > 第34章 笑纳青州

第34章 笑纳青州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虽然袁绍在这件事上并没有亲口承认,要立袁尚为嗣,而孤远袁谭。

却被智谋深远之士窥破天机。

沮授看透了袁绍废长立幼的心思。

他痛心疾首而谏袁绍:“主公此举,恐为祸乱之源矣!”

但是,袁绍心志已决,非但未纳忠言,反而以假乱真,闭塞谏路。

公孙瓒既灭,袁绍更将谭过继他处,复以次子熙领幽州,外甥干牧并州。

并振振有词地说:“吾欲令诸子各据一州,以视其能。”

此语一出,家族暗流涌动,兄弟阋墙之祸,已伏于细微。

乃至于如今袁绍病重,神智昏聩,不知袁谭于青州已势成虎踞,灭田楷、孔融如探囊取物,野心与兵力并长,竟至萌生弑弟之念。

内忧外患交织,袁绍之躯日薄西山,已无力洞察长子的心机。

袁绍如今已经无法思考袁谭杀害袁尚的可能性了。

周遭谗言四起,皆由袁谭党羽所布,哄骗主公召回长子,以承家业。

袁绍迷梦之中,还在幻想,尚寄望于割让青州数郡于曹操,以求幼子尚之安,殊不知此乃痴人说梦,徒增笑柄。

——

邺城大将军袁绍的府邸。

袁谭已归。

曾经紫袍金冠的袁本初袁大将军,身材魁梧,面色雅正,就连死时都令“河北士女莫不伤怨,市巷挥泪,如或丧亲。”

如今的他面容枯槁,昔日清雅之色已被岁月与忧虑侵蚀,唯余三缕长须,依旧垂至胸前,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袁谭容貌肖母,并不肖父。

因此面相更显刚烈,而无清秀之气。

“父亲何在?”袁谭沉声问道。

“主公卧病于寝殿,日夜期盼公子归来。”

侍从引路,穿过曲折长廊,至袁绍寝榻前。

“父亲,儿归矣。”

袁谭低语,声含哀切,又藏锋芒。

袁绍闻声,勉力睁眼,见长子立于榻前,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既有遗憾,亦有忧虑。

“子谭,吾家基业,望汝兄弟共守之。”言罢,气息渐弱。

袁谭心中暗笑,面上却恭顺答道:“父亲放心,儿定不负所望。”

袁绍欲抬手,却力不从心,只得缓缓言道:“吾儿显甫尚安否?”

袁谭心中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答道:“谭不知,父亲放心,儿已遣人往黎阳探寻。”

袁绍闻言,心中稍安,却又隐隐感到不安。

他深知长子心性,更知自己废长立幼之举,已种下祸根。

然事已至此,悔之晚矣。

“父亲,儿在青州,虽灭田楷、孔融,然心中时刻挂念家族安危。今归来,愿与父亲共谋大计,以保袁氏基业。”

袁谭跪于榻前,言辞恳切。

袁绍心中那份对幼子袁尚归来的深切期盼,终究化作了泡影,成为了一枕虚无缥缈的黄粱美梦。

青州半郡,已作为权宜之计,无奈割让于曹操之手。

冀州风雨飘摇,大半疆土沦陷。

青州再失,袁氏基业岌岌可危,仅余幽州、并州与邺城周遭之地,苟延残喘。

并州之地,高干野心勃勃,自立之势已如暗流涌动,待袁绍百年之后,只怕将成尾大不掉之势,听调不听宣,自立为王亦非不可能。

内忧外患之下,袁绍召回袁谭,并立他为嗣子。

同时,袁绍急令次子袁熙连夜返回幽州。

速度之快,竟至于无法携夫人甄宓同行,只留下一道仓促的离别与无尽的思念。

这一别,或许便是永诀,袁熙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袁氏命运的忧虑,亦有对甄宓的深深眷恋。

但他并不能改变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