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红楼之林中燕[黛玉×燕临] > 第110章 决口

第110章 决口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一百零九章决口

到了七月里,天上像是有人捅了个窟窿跟似的,夏雨连绵不绝,京城里河水都涨了三分。蒋嬷嬷看了看正在歇中觉的黛玉,蹑手蹑脚来到廊下,与王嬷嬷说话。

“这天气,越发古怪,倒有些像芷姨娘怀了哥儿那一年……”蒋嬷嬷说道。

王嬷嬷啐道:“别说那人,晦气得很。那会儿几个姨娘,芷姨娘最没有福相,为人斤斤计较,连带着哥儿也没福气。”

黛玉只有过这一个弟弟,但芷姨娘自己养着,轻易不让人瞧,养到三岁的时候没了,黛玉也没见过几面,根本记不得他了。

张妈妈捧着一盆金桔走了过来,跟两个嬷嬷搭话:“这大雨,把花草都打坏了。城外夏家来送花,挑了半天,才得了这么一盆,也不知道秋天能不能挂上果子。”

蒋嬷嬷便问:“城外雨也大吧?不知道他们收成怎么样?”

张妈妈道:“这时分,还收成呢?!听说好多地儿都发大水,人都逃荒了。新上任的顺天府尹忙得团团转,务必要把人拦在城外。”

蒋嬷嬷惊道:“竟是这样?莫非大河决堤了?”

张妈妈道:“我听了一嘴,说是马营决口,死了好多人了。”

哎,几个婆子看着漫天大雨,忧心忡忡。

紫鹃正在给黛玉煎安胎药。今年夏天天气不热,但湿气太重,黛玉又怀着身孕,有些难熬。黛玉这会子醒了,见窗外雨还没有歇,叹了口气,叫来紫鹃。

“这些天还往各处寺观里布施么?”黛玉一边喝安胎药,一边问道:“其他人家可有什么主意?”

紫鹃道:“燕家素来都在积善寺做法事,故而那里布施最多,其他各处寺观也有一些。旁的人家,我就不知了,或者可以问问雪雁。”说着,把雪雁叫了进来。

雪雁立马把打听到的都说了出来:“忠顺王、忠兴伯、忠勤侯家商量着要在城外搭粥棚呢。您看……”

黛玉问道:“忠勤侯是哪一家?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雪雁果然知道:“就是从前的神武将军冯唐,这回圣上因他多番护驾有功,又封了忠勤侯,他的儿子就是冯紫英啊。少奶奶应是听说过的。”

黛玉点头道:“原来是他!既然忠顺王起了头,我们跟着做就是了。”于是吩咐了下人,也预备各色粥米,与忠兴伯那边通了气,到时一起施粥。

再说朝堂上,刚消停了没几天,阴雨连绵,黄河泛滥,马营决口,死伤无数。不知怎地,坊间竟有些“主君不仁,天降惩罚”之类的流言冒了出来。

还不等这话传到皇帝耳朵里,蔡广仁赶紧命锦衣军好好清查,燕临自然忙前忙后,不过是从前同情北静王和成亲王的人,借着天象暗讽今上。等一见锦衣军到来,个个瑟瑟发抖、面如土色。既如此,为何不管好自己的嘴?何苦来哉?!

燕临虽报了上去,但是也轻描淡写几句,当前最重要的是救灾,而不是处理这些人。皇帝当然是知道轻重的,已经命户部放银放粮、工部修整河堤。

此时,有一人战战兢兢。

这人自然是贾政了。去岁时,皇帝赏了他巡视河堤的外任,马营这一段他是亲自去看过,还组织了当地民夫,疏通河道,修理堤坝。

这才多久?下了一个月的雨,河堤就被冲垮。固然是今年天气有异,但圣上难道不会怪他办事不力么?

贾政的预感没有错。

到了八月里,总算雨停了,拯灾放粮的事也了结了,御史参奏的折子也上了。一听到自己被参,贾政出列请罪,皇帝顺势命有司查办。

先前四王八公等旧族被查之时,就有人对着荣国府蠢蠢欲动,不过他们家出了一个贵妃,生下的公主如今又养在皇后膝下,贾政的三女儿元江郡主和亲有功,是硕果仅存的南安王府的义女,所以“新党”们一时也不敢动他。

贾政装出宠辱不惊的样子,即便宁国府被查,他内心焦急如焚,表面还是镇定自若的模样。别人一时摸不清他的路数,二来皇帝也没表露出什么,所以荣国府暂时无事。

等到这回马营决口,御史参奏的折子一上,皇帝又是这个态度,其他朝臣立刻明白了。很快,参奏荣国府的折子像雪花一样飞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