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当然高兴,向左右吩咐道:“赏!”又问:“那二少爷什么时候回来?”
泰阿说道:“既然入选皇上亲卫,现今就走马上任,在御前任差了。世子让我回来,护送少奶奶和姑娘家去。”
黛玉点头,又问道:“我听说,益阳侯家的公子也去应选的,可有什么消息?你知道么?”
泰阿笑了:“虽也入选,不过是三等侍卫。一般入选了,都是三等,今次也就封了两个二等侍卫,除了咱二少爷,另一位就是孝恭皇贵妃的娘家侄子。咱家二少爷着实长脸!”
黛玉微笑起来,问:“圣驾什么时候回銮?”
泰阿道:“大约是九月初七。”
黛玉一想:重阳节就快到了,圣上也必是要给太上皇和太上皇后请安的,算算时间正好能赶上。于是她也吩咐下人们做好准备。
到了九月初六,黛玉在泰阿等人的护卫下,先一步回了忠毅侯府。一回府,先向燕牧请安。他得了燕航已授二等侍卫的消息,心情大好。
罗姨娘在一旁说道:“沁姐儿真是不懂事,非得跟着去,扰了少奶奶的清净。”
黛玉道:“怎会?姨娘错怪沁姐儿了。有她在,我觉得山里都热闹了几分。她又是个极懂事的,这半个月,已读了好些书。”
燕牧已从黄先生那里得知黛玉为沁姐儿授课的事,夸赞道:“那本《汇编》选得极好,姑娘家不需要考秀才,但能多懂点道理,也是好的!”
心里对自己选的这个儿媳妇极为满意。看,还是要挑读书人家的小姐,知书达理,做事周全,连请启蒙老师的功夫都可以省去了!
罗姨娘在一旁提醒道:“少奶奶还不知道吧?昨日粤海将军府来报信,他家大少奶奶昨儿得了个大胖小子。”
黛玉一想,不就是蔺氏么,燕临的大表嫂。又在心里算了算日子,有些吃惊,问道:“我记得要下个月呢!”
罗姨娘道:“正是呢!听说是不小心滑了一跤,便早产了!”
黛玉急问道:“那没事吧?母子可平安?”
罗姨娘道:“来传话的人也没说,估摸着是刚生完,就给咱报信了。”
燕牧不耐烦听这些女人家的事,嘱咐黛玉记得去探望蔺氏,别忘了给邬瑞芳也带一份礼。黛玉应了。
当日下午,黛玉带着早就备下的礼,去了粤海将军邬家。燕临的舅妈梁大奶奶一脸喜色地迎了上来。黛玉行礼,一面道:“舅母大喜!”
梁大奶奶笑得合不拢嘴,说道:“昨儿个我还担心呢,哎哟,身子一斜,滑了一下子,丫头们赶着搀扶,当时,她脸色就变了。我这心头直跳啊!”
黛玉道:“表嫂吉人天相,这不是母子平安么!”
梁大奶奶直呼阿弥陀佛,道:“折腾了一天,终于生下来了,五斤四两,跟那些足月的比,也差不了太多!”
说着,拉起黛玉的手,来到蔺氏的屋子。
蔺氏醒着,奶妈在一旁抱着孩子。见黛玉来了,还要起身相见,黛玉连忙让她躺好。蔺氏脸上有些肿,但瞧着很有精神。
她笑道:“昨儿个生完,我一气睡了七个时辰,这才醒。感觉又能下地走了!”
梁大奶奶嗔怪道:“快别走了,昨儿个吓我一跳,让你进京本就是为了稳妥的。如今孩子生下来了,你好生养养,做好月子是正经。”
黛玉笑道:“还是舅母疼人,你怎么都不知道心疼自个儿?”
蔺氏哈哈大笑起来:“你不知道我姐姐,她生完孩子两个月,就能蹴鞠了!”黛玉听罢,直道佩服,她们家的女儿,不愧是镇守娘子关的人!
黛玉又抱了抱孩子,比起顺哥儿是轻了一点,但孩子手劲倒不小,小家伙见着黛玉的耳坠,一个劲儿地伸手。
紫鹃唬了一跳,连忙上来摘了。
黛玉笑道:“大表侄儿喜欢,就送给他了,以后娶媳妇当聘礼!”
梁大奶奶和蔺氏都笑了,说道:“若能娶一个和你一样漂亮能干的媳妇,那就是造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