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红楼之林中燕[黛玉×燕临] > 第38章 忠仆

第38章 忠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蒋嬷嬷问:“什么他,那管家你见过?”

王嬷嬷道:“还记得从前老爷有一个书童,叫做袁百年的?我只当老爷赏了他身契,已经放归了,不想竟在此处!”

蒋嬷嬷道:“竟是他嘛?!那也是府中的老人了,他不是家生子,因父亲去得早,自卖为奴,养活家里人。老爷喜他忠心又有骨气,故而留在身边。后来说是放了,怎么在这里?”

黛玉也有了一个模糊的印象,道:“既是父亲身边的人,让他进来说话吧!”

说着屋里架起屏风,一个管事模样的中年人走了进来,他身材颇为高大,四十来岁,筋骨矫健,入内行礼,口称“小姐”。

黛玉道:“免礼。袁伯是父亲跟前的老人了,不想竟在此处!”

袁百年道:“老爷确实发还了身契,但老爷对我恩重如山,小人不敢离去,故而老爷安排我入京,管着这老宅,此外还有一些田产铺面,预备着给小姐添妆。”说着呈上林如海留的书信、银票、契书和账簿。

黛玉翻看着,有些惊讶,道:“我竟不知此事!”看向蒋嬷嬷和王嬷嬷,她们两个也是面面相觑。

袁百年道:“当日老爷病重,琏二爷送小姐回扬州,老爷屏退众人,私下请了多人问话。老爷是何等人,只言片语便听出话音,感叹道:旧时王谢堂前燕,还要飞入寻常百姓家呢,何况你我……”

“老爷恐贾府不可靠,姑娘若无恒产傍身,日后怕是不好,便打发我来了这里。只说平常不用联系,一旦贾家出事,必要救出姑娘。靠着他老人家从前的一点微薄功劳,又有朝廷中一二挚友相助,想来不至于让姑娘太过受苦。果然,果然啊……”

蒋嬷嬷等人听了,无不叹服林如海的料事如神。

袁百年继续说道:“……于是老爷便和族里商量,因着他掌着林家祖产,自己手里又有私产,于是把一半的产业都给族里,增加祭田,设立族学和义堂,让族中鳏寡孤独,都有所养。族中不论男女,都能读书,如有聪颖好学之辈,族里必促其上进,不必担心费用。便是这座宅子,原是老爷私产,后也给了族里,若有人进京应考,又或是做了京官,都可暂住。说来咱这位六爷,就是族里供出来的,他是遗腹子,家中都是族里接济,因而对老爷也是万分感念的!”

黛玉心道:种其因得其果,行善方能积德,而父亲正是用一生功德,方保我平安顺遂!

“……至于另一半的产业,老爷又分作三份,一份孝敬内库,一份交于贾府,另一份则托给小人和老爷生前至交白长庚白大人……”

“老爷生前,曾给小人讲过谢弘微的故事,小人虽出身低寒,也愿效仿先贤,本分经营,等着小姐归来……”

慈父苦心,让黛玉哭得梨花带雨,一时柔肠百转,只恨天人永隔,不得再见慈颜。

蒋嬷嬷恐黛玉哭坏身子,连忙劝慰,袁百年也道:“老爷只有小姐这一点骨血,万望珍重!如今小姐配的那位姑爷,也是个好人,小姐也算苦尽甘来了!”

紫鹃在一旁听着,心道:原来如此!原先她还怨老爷没有给姑娘定下前程,却原来探花郎步步为营,早就为爱女考虑周全。孝敬内库,让圣上和皇后顾念旧情;恩惠宗族,自有族中芝兰玉树为孤女撑腰;托付挚友和忠仆,保全一份资产从而使得女儿衣食无忧。

紫鹃不由得暗暗叹服。

袁百年本来还有话说,隔着帘子发现黛玉身子骨弱,加之太医也说要好深保养,便止住了话头,退了出去。

第二日,黛玉起了,细细翻看林如海的书信,又查看银票契书账簿,不由得感慨:父亲识人之明,我所不及也。

辰时,袁百年亲自来送早膳,翡翠烧麦、三丁包、山药枸杞豆粉粥、腐皮嫩鸡干丝卷……一色扬州早茶,请黛玉尝鲜,黛玉果然欢喜。

蒋嬷嬷、王嬷嬷与袁百年是旧相识,寻了空又说了些闲话,回来自然都讲给黛玉听。

“袁百年从前是书童,也得老爷指点,读了些书,不过天资有限。倒是他那个幼弟,叫做袁万里,很是聪明,一点就通,考中秀才后,老爷还帮他捐了个官儿,如今做着金匮县丞……”

黛玉道:“难得袁伯自己还愿意守着这里,忠仆难得啊!只是我想着,他若想家去,我也不能阻拦他们亲人相聚!”

蒋嬷嬷道:“正是呢!他说,等姑娘出嫁,这里的事便要托付他人,他要回江南老家去了!”

黛玉道:“也好!”

正说着,下人来报,紫鹃的家人来了,要给黛玉请安。早前紫鹃一家,都让贾母赏给黛玉做陪房了,如今贾母发话,让他们来伺候黛玉。

若是旁人,黛玉还不敢收。贾府那些下人,不乏眼大心空的。紫鹃为人勤谨,听说家人也都是难得的老实头,便同意让他们进来。

紫鹃除了父母,还有一个十二岁的弟弟,紫鹃与家人相聚,自然高兴。黛玉便让袁百年安排他们差使,暂且在府中住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