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凉如水,乌云暗涌。
卫慎静坐青石,心绪却随乌云涌动。
流落荒岛对于许知意而言或许是坏事,但对于他来说却是幸事。
朝中局势瞬息万变,陛下英武,终到暮年,竟忌惮忠臣良将,以至让爹娘惨死,卫慎不怨恨是假,但一心效忠大楚也是真。
大楚百年,官宦世家早已沉溺在盛世奢靡之中,从未发现过背后已是千疮百孔,蛀虫横生。
泉州贪污案缴获金银千万两,这还只是冰山一角,焱王权柄太盛,几乎是只手遮天,这些,陛下他通通知晓,却放任官商勾结,搜刮民脂民膏,大肆敛财。
三皇子与他共同破获泉州贪污案,除了一部分贪官,可最大的那位还端坐在高位。
无外乎是,上位者们不在乎,他们只关心脚下的地毯是织金还是掺银,身上的衣衫是软烟罗还是浮光锦,他们不在乎百姓的性命,不在乎所谓的真相,正如当初不在乎为大楚苦守边疆三十载的卫国公。
他曾经想过假死逃脱,只要闭上眼睛不去看,天大地大哪里不能快意一生,可是在其位谋其政,卫慎做不到视若无睹。
可兢兢业业统领校事府,斩除贪官污吏,清正朝野,换来的是群臣猜忌,百姓怨怼。
卫慎累了,而现下,在这荒岛之上,只需为一日三餐忙碌奔走,心中竟出奇的宁静。
天高水长,无论是上京城,还是扬州、泉州,整个大楚都离这远远的。
或许,他终于可以闭上眼睛,听不到,也看不见。
……
许知意恶狠狠的撕咬着肉干,她越想越糊涂,越想越生气,她实在是搞不懂,卫慎这人到底是个什么构造。
原书中对他的描写并不多,只说什么城府极深、嗜杀成性、杀人如麻之类,可在许知意看来,原书只会避重就轻,将男女主爱情旅程上的一切波折都定义成反派。
比如卫慎,他前期跟随萧珩探查泉州贪污案,力排众议要诛杀昌邑侯府,造成萧珩与许知欢的矛盾隔阂,之后又虐杀焱王,使登基后的萧珩为世家忌惮,被迫迎娶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违背了与许知欢一生一世一双人的誓言,这才成为了全书最大的反派。
可卫慎此人对大楚王朝忠心耿耿,斩杀佞臣肃清朝野,破获贪污案充盈国库,正是这些银子让三年大旱的大楚撑到了许知欢推广红薯,而在他虐杀焱王车裂而死后,由他一手创办的校事府成了萧珩铲除异己最锋利的刀。
许知意穿到书中,只是个安安静静的看客,无意插足书中人的命运。
但还是出现了差错,不知因何原因,与卫慎一同流落至此。
许知意心中还是敬重卫慎的,所以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劝解卫慎。
等等,劝解……
许知意终于意识到自己哪里得罪卫慎了。
她的本意是想效仿鲁滨逊,攒够粮食,造船离开荒岛,但卫慎却不一定想要离开。
大楚愧对卫慎,卫慎却以德报怨,如今好不容易离开大楚,再也不用看见那堆烂摊子,他肯定不想回去。
想通了的许知意不再气愤,也在心中暗暗告诫自己,赶紧收起好为人师的恶习,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待到卫慎来送猎物的时日,许知意特地起了个大早,堵住了卫慎。
卫慎侧着身,遥遥望向她,薄唇轻启。
“何事?”
许知意长长的睫毛微微颤动着,脸颊生出微红,有些扭捏:“那日是我鲁莽,先入为主,想当然的认为你和我一样,都想离开这岛屿。”
“也不知此生还能不能回到扬州,但我总要试一试,倘若回不去,在这生活也挺好的,可说不定我就成功了……”
说到这,许知意的眼神又亮起来,嘴角又翘起一抹笑:“到时候这岛就是你一个人的了,菜地、鸡群、还有那片没种起来的农田。”
“如果可以,我希望你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境遇,都能好好活下去。”
这是许知意埋藏在内心深处最真诚的话语,一代忠臣不该落得书中结局,她真心希望卫慎能够好好活下去。
卫慎静静的凝视她,只见许知意的眼底倏忽带着许多卫慎看不懂的情绪,那双平日里灵动狡黠澄澈见底的双眸,此刻变得及其幽静深沉,仿若一潭幽静的潭水。
卫慎征征的望着许知意,这一刻,他的思绪几乎完全停滞,心神在这一瞬完全失去平静,似乎只能听到她的声音在耳边回荡。
他的身体仿佛被一股强大的电流击中,就像被一大巨大的冰冻结般,他不敢再看许知意的眼睛,转过身去,几乎是落荒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