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乡试将近,府城里陆续涌进辖下各县的考生,酒楼客栈人满为患,考生们三五成群论道研学,时而激烈,时而愤慨,家境富裕者广聚文人于雅舍庭阁之中,贫寒者则跻身于茶摊酒肆,借一捧光,彻夜苦读,心中对未来充满希望。
不少本地的商户都在这节骨眼上押宝,资助那些贫寒的学子,为其提供住宿和吃食,一博名声,二是若侥幸押对宝,那便是无本买卖,只赚不赔,
余晚桃也凑了一把热闹,在铺子前增设了两处露天的摊子,摆上一些文房四宝,吃食穿用,学子们只需要作出三道木牌上的题目,便可挑选一样东西带走,题目由崔玉棠所出,有难有易。
凭才学赢得东西便是不愧对于圣人之道,让不少自恃才高,不肯接受商户资助的学子们趋之若鹜。
余晚桃此举让不少商户嘀咕,家里有个秀才郎就是嘚瑟,而后纷纷效仿。
.
乡试当日,余晚桃前来相送。
这已是她第三次送书生进考场,昔时少年已长成了如今这般身姿挺拔,容貌俊美的郎君,举手投足都引人注目。
余晚桃此刻似有千言万语想对书生说,可最终话到口中,都变成了一句:“三日后,我在此处接你回家。”
崔玉棠温柔的眸子微敛,轻嗯了一声,便从余小器手中接过要带进考场的篮子,摸摸他的脑袋,抬眸对余晚桃轻轻一笑,转身向考场里走进去。
余小器伸长脖子追着他的身影看去,喃喃道:“少爷一定会考上的。”
“自然。”,余晚桃声音笃定。
书生去考试了,余晚桃在家中无聊,便去两个分铺巡视了一圈,先前和苏夫人娘家的合作也谈下来了,日前从大桑村运送过来的一批蚕茧转了一个道去苏扬,如今算算,也该是到了。
果不其然,第二日便有信从苏扬回来。
合作落定,余晚桃松了口气,带着礼上门去谢苏夫人。
苏夫人是个性子爽朗的娘子,大大方方收了礼,让丫鬟们上茶,热络道:“正好我家老爷从胡商手里收了一批新玉石,等会余娘子可与我一道去过过眼?”
余晚桃吃了口茶,笑道:“那我可求之不得,好玉石不多见,还是苏老爷有本事。”
苏夫人听了这话心里高兴得紧,不过嘴上是要贬两句的:“他也就爱捣鼓这些玩意,哪里比得你那秀才夫君,这次若中,那可就是举人了。”
举人能候官,少不得是个县令老爷,商户们再有钱,在那些官员面前都是不够看的。
苏夫人肯促成余晚桃和自己娘家的合作,为的也是提前和余家打好关系。
“也快入夏了,白日里暑气颇为闹人,我正打算着去一趟弘恩寺避避暑,也为家人求一道平安符,余娘子可要与我一道?”
“怕是不行。”余晚桃为难道:“明日乡试结束,我还得去接二郎呢。”
苏夫人嗐了一声:“这有何不行的,我将行程往后推一推便是,等你哪日有空了我们再去。”
余晚桃笑着应:“那也成。”
两人吃着茶,聊了一会,苏夫人便带着她去看玉石。
苏家是开玉石铺子的,家中渠道多,外胡好些漂亮的玉石都能搜罗来,余晚桃看得目不暇接,一番看下来,真真见识到了苏家的豪横之处。
临走时苏夫人还特地送了她一只通体碧绿的玉镯。
余晚桃推辞不过,只得收下,回去后便托人回了一尊金丝掐的绒花摆件。
玉镯易碎,余晚桃将其收进了首饰盒里。
“姐,小娃跟着商队回来了。”,窈儿的声音在房门外响起。
余晚桃闻言将首饰盒合上,转身出了房门,表情微有些惊诧:“商队这么快回来了?”
窈儿惊喜道:“我也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回来了。”
余小娃在武馆里学了一年功夫,如今俨然有了少年英挺的气势,双目炯炯有神,身形高大结实,身上的精力似乎用不完,年初便跟着商队到处跑,去了不少地方长见识。
来到前院,便见余小器龇牙咧嘴地怒瞪着身高比他窜了一大截的余小娃,很不服气道:“咱俩都差不多的年纪,凭什么你长得窜了天似的!”
余小娃摸着脑袋嘿嘿笑:“我师傅说了,你要跟我一样练功夫才会长得高。”
余小器气得锤了一拳过去,结果砸在对方硬邦邦的肌肉上。
像是为了炫耀,余小娃刻意绷紧双臂,向好兄弟展示自己一身强壮的肌肉,他自豪地仰着脑袋:“你打我也不疼,我现在可厉害了,连山贼都被我一拳打倒。”
“你们商队还遇到山贼了?”余晚桃出声打断小哥俩的话,走进正堂里。
余小娃闻言倏地睁大眼睛,他高兴地跑过来,一脸激动地说:“对啊,我们这次去送货,路过一个山头时突然蹿出了一伙人要打劫,不过都被我们打跑了,我们头领还夸我身手好呢!”
少年英勇无畏,根本不知何为危险。
不过这倒让余晚桃警醒了些,跟着商队到处跑还是危险了,余小娃如今也才十五,还能在武馆多待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