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绒花娘子古代升职记 > 第80章 第 80 章

第80章 第 80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群商宴上闹了一遭,有林老板这个出头鸟顶了祸,再没人敢造次,后头的席宴一派和谐,余晚桃倒也真寻到了几家合适的首饰铺子合作。

都是些主做南北两地批量倒卖金银玉器的生意,瞧中了她们铺子里绒花簪子的款式新奇,想要进一批货运到北地去卖。

也有几个官员家眷过来朝她打听怎么管理铺子的。

余晚桃都好脾气地应付着。

这一场群商宴下来,她给府城商户们的印象便是八面玲珑。

-

群商宴后,余晚桃收到了不少帖子,大抵都是一些布庄,或者首饰铺子,许是也打听出了她的身份,纷纷上门送礼,示好。

余晚桃通通拒了。

她心里仍旧惦记着云姐儿的事,此刻更不想借着元府的势给自己谋利。

在元老夫人寿宴上不欢而散后,府城一别,再到她如今重回府城数日,云姐儿都不曾出现过。

许是上次,她便将话说明了。

往后立场不同,这朋友自是做不成了。

也罢,人各有缘数。

余晚桃最终还是放下了写信的笔毫,将纸张揉皱,扔进了一旁的竹篓子里。

一日,雪至。

府学将学子们下课的时间提早了半个时辰。

每一日了,府学大门外便挤满了马车,雪薄薄铺了一层,寒风呼啸着,小厮们都缩着脖子,将手藏在袖里,脸颊被吹得通红,跺着脚等自家公子出来。

余小娃也不例外。

他等书院里人都散得差不多了,才接到自家大爷,可左瞧又瞧,除了余小器这个随行的书童,怎么还多了一个老头。

余小娃跑到马车一侧,将挂在车壁外面的脚踏放了下来,刚拿布包擦去上面的积雪,想让主人上马车,那老头就抢了先,自然得像上自家马车一般。

他鼓起被冻得通红的脸蛋,气闷道:“大爷,他是谁啊?怎吆还跟着我们回家不成?”

“那是曲儒士,公子的老师。”,余小器抢在崔玉棠前头应话。

等崔玉棠入了车厢,他抱着书箱,板着小脸坐在车辕边,嘀嘀咕咕地抱怨着,嘴巴撅得比牛蹄子还高。

“这个不懂礼数的书童,早该换了。”,车厢里响起一道铿锵有力的声音。

余小器掀开车帘,冲里面满头银发,精神矍铄,仙风道骨般的老头嚷声:“我家公子才不会换了我呢,坏老头!”

崔玉棠拧眉:“小器,不得无礼。”

余小器气死了,又不能和主子顶嘴,只好背过身去继续和身旁的小伙伴嘀咕。

余小娃一边赶马车,一边认真地听着。

车厢里,曲山南老大不乐意地哼了一声,“都是你平日里纵的,这般没个规矩。”

崔玉棠置若罔闻,随手解了大氅,端正坐着,在摇摇晃晃的马车里,拿着一本书在看。

曲山南抚着稀疏的几根白胡子,眼睛盯着自己新收的学生,烁烁道:“近年乡试多考民生题,民生多艰,课本上的寥寥数语并不足与道出,你随意看看便好,终归是要靠自己感悟,文章要脚踏实地,莫浮于表面,华而不实。”

崔玉棠深有同感,回想起初到大桑村时,就一间破败的屋舍,自己与娘子挤在灶头,分着吃干巴巴的饼子,那还是靠丁婶接济的。

他吃过贫穷农户的苦,自然也哀民生之多艰。

“老师,科举考试,文章写得漂亮,能让百姓们安居乐业,吃饱穿暖吗?”

“自然不能。”

曲山南声音沉重:“无数学子满怀抱负奔赴科举之途,为跨越阶层者比比皆是,一心为民者如东珠难觅。”

崔玉棠捏着书卷,语气里带着困惑:“为官当如梅老,可为梅老者多不得所终,我读书以其为楷模,却不想步其之路。”

“我读书科举的初心,是为家人,不为百姓,我并非老师所言的‘东珠。’老师为何选择我?”

曲山南道:“百姓为家,家亦为百姓。你一心科举前程,为家人谋权谋地位的同时,也在托举着无数因你而改变生活的百姓。”

“远的不说,且说你是自容县大桑村考出来的秀才郎君,是否连带了大桑村的村民们受人尊敬,免赋税的名额是否惠及村民?一个出过秀才的村子,男女婚嫁是否更受人看重?”

崔玉棠恍然明悟。

他拱手作揖,真诚道:“是学生一叶障目了,多谢老师解惑。”

曲山南挥手:“你既有此感言,回去便写一篇文章,明日交过来。”

“是。”

马车缓缓前行,驶过府城最为繁华的东大街,曲山南敲敲车壁,说,“就在这停吧。”

马车停了下来。

崔玉棠握着木伞挡住簌簌的雪花,一路前行,将曲山南送至曲府,转身回去时却与一男子擦肩而过。

须臾身后传来一道声音。

那是曲山南训斥人的怒声,半响崔玉棠听闻那男子哀求似的唤了他老师一声爷爷。

他回头,不期然撞上一双带着探究的眼睛。

崔玉棠淡然错开视线,上了马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