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绒花娘子古代升职记 > 第61章 第 61 章

第61章 第 61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刘郯啧了声:“现在去也没地站了。”

“一早我便让家里小厮去占位置看榜,咱到附近喝杯茶的功夫,红榜就差不多张贴出来了。”

“容我去换身衣裳。”,崔玉棠去洗了手,转身回房里。

再出来时已然从泥砌工变成了风度翩翩的读书郎,他掸了掸青衫宽袖,神色自若道:“走吧。”

“瞧咱二郎多镇定,显然是心中有数了。”

游子涧打趣。

崔玉棠:“急也无用。”

从出考场那一刻时,成或不成都是定数了,与其多思多虑,不如放下忧思,淡然处之,若能榜上有名,也可以更好的状态去应对接下来的府试。

三人到附近茶馆时,已然人声鼎沸,此处对面便是县衙张贴红榜的位置,从二楼靠窗的茶座看去,正将底下的光景瞧个正着。

也得亏游子涧提前预定了,否则也占不到如此好的位置。

坐下来小二过来看茶,先是说了一通吉利的话,又殷勤地帮着擦桌,冲洗茶盏用具,得了刘郯随手抛过去了几文铜钱,才欢天喜地地退下了。

刘郯唉了一声:“这次若是没中,家里双亲又该说我是愚钝之材了。”

刘郯已是下场过两回童生试的人了,可惜学问不够,次次铩羽而归,他家中做些小生意,双亲对这些功名利禄没甚热望,这几年见他为了专心读书而拒绝相看人家,早已有不少意见了。

如今就盼着他这次考不中,乖乖成亲生子,回家里继承铺面,当个小东家呢。

崔玉棠执起袖给自己倒了一盏茶,举止文雅地捻着茶盏盖撇去上面一圈茶渍,他淡声道:“是不是愚钝之才,刘兄自己心里应当有数才是,莫要听他人如何言谈。”

游子涧把折扇合起,放到桌上,附和道:“就是,我看平时课业,你经义不错,就是策论和诗词差些火候,这次经过二郎点拨,上榜应当没问题。”

“崔兄策论做得好,诗也作得漂亮。”,刘郯真心实意感叹。

游子涧:“他昔时作过一首关于京都的皇家灯集赋,所情所景,当真是跟我幼时在京都见过的灯集会一模一样,若不是知道他自小长在容县,我都要以为他真在京都住过了。”

“那首赋中灯集会的场景……”,崔玉棠皱眉道,“是我在梦里见过,觉得十分熟悉便写了下来,许是偶然吧。”

他今时回想,或许是真的亲身经历过,那些场面盛大的灯集会,才会有如此深刻的梦境。

“哎——开榜了!”,刘郯一声大呼,打断了崔玉棠的深思,他跟着望去窗外,就见许多学子围了上去,人潮涌动间伴着激动的、悲伤的各种情绪性喊声。

崔玉棠视线所及处还瞧见了两张熟面孔。

他家里俩小厮不知在底下蹲守了多久,混在一众成年汉子堆里虽不显个子,但来得早,这会已然被后面的人推到了红榜前。

两人许是看到了榜,还没来得及交流就被人挤了出去,脱开身后便欢快奔着一个地方去。

崔玉棠顿时明了,恐怕是他家里娘子让俩小厮提前过来蹲位置看榜的。

他放下茶盏,道:“我先回去了。”

游子涧微抬高音量,惊讶道:“你不看榜了?”

“不看了,功名利禄,皆是浮云矣。”

崔玉棠站起身来,嗓音悠浮,语调抑扬,如潇洒的文人骚客般,大步往前去,只留给他们一个视功名利禄如粪土的雅士形象。

游子涧:“……”

刘郯:“……”

真能装啊。

-

崔玉棠出了茶馆便步伐匆匆往家回,不出意外,他刚到家,铺子外头就点起了鞭炮,余小娃兴高采烈地从门头上下来,随着噼里啪啦的一阵响后。

所有人都知道了华纱绒花铺余东家的相公,考上了童生,且还是头名!

崔玉棠得知自己的名次,眉略上挑,表情沉稳地阔步迈进铺子里。

“大爷回来了!恭喜大爷喜中童生!”

“恭喜公子喜中童生,还是头名!”

崔玉棠给了俩小厮赏银,连着其他上来道贺的女工们也一起赏了。

他放眼在店内,却没见到想见的人,正疑惑时,窈儿便掀了珠帘从后面出来,与他道:“东家在院里忙着呢。”

这个时候,忙甚?

崔玉棠快步往后院去,入目便是余晚桃伏案咬笔头的一幕,他特意加重脚步走过去,好教人注意到自己。

余晚桃慢吞吞抬头,见是他来,立刻两眼放光:“二郎回来啦!”

她如蒙大赦一般将人扯过来,絮絮道:“我正打算加急出一批童生头名的同款绒花品呢,你快给我说说,平时在书院里都爱用些甚么物件?”

余晚桃着实是苦恼,从得知书生考中童生且是头名后,她立刻便萌生了同步推出同款绒花品的念头。

梅老同款的热度还未完全消退,这时她再推一系列出来,且这系列还是最新的,完全能接触到的人,就奔着蹭个童生头名的好文运,但凡是没考上童生的学子,恐都心动不已。

书生这朝也算是为自家品牌代言了。

“快说说。”,余晚桃催促他。

崔玉棠以一种难以言喻的目光看了她片刻,才迟疑道:“你做的异色同绸拭手巾帕,算吗?”

“这不行,这门染布秘法我已卖给锦庄了,平时自家里用用还好,若拿出去盈利怕是会惹锦庄不满。”

“还是我自己想吧。”

余晚桃埋头苦思,期间与他叮嘱道:“记得让小娃去菜市找秋嫂子,让她把你考中童生的消息告诉村长,这朝估计会开宗祠,把你记族谱上去。”

崔玉棠原户籍虽不在大桑村,但自从他们成亲后,上报县衙定居大桑村,县衙就将他的户籍划到了大桑村去。

只是作为外来人口,他并未入族谱。

如今有了功名,届时宗祠一开,这族谱是定然要上的。

后面科考,若能考上秀才,恐都得单独给他在村口竖一块功名碑。

大桑村已经许多年没出过秀才了。

崔玉棠点头,道:“今晚书院有学子宴,许会回得晚,不用等我。”

“好,你这两日若是酒宴多,不得空回村,那就推迟两日,等这边事情了了就尽快赶去府城,莫延误了接下来的府试。”

县试出榜后,六月份便是府试,府试考点设在府城,一来一回,加上等待开榜的时日,恐要一个多月。

崔玉棠自是知晓这些。

他不知想到何处去,眸里情绪深了深,俯身凑过去,将脸递到对方眼前去,拿一双黑白分明的,认真无比的眼睛盯着人。

骤然放大的俊脸让余晚桃眉头本能地紧蹙,忙屏住了呼吸往后退了些,她用气音询问:“作甚?”

崔玉棠低垂眼尾,快速眨了几下卷翘浓密的鸦睫,开口时俨然是一副无辜书生的神态,“我未曾单独出过远门,此次去府城参加府试,心里有些不安。”

“怎么是单独?”,余晚桃不理解他的思考点,反问道:“难道你不与互结的几位同窗一起去吗?”

“他们家里富足,许是自己租院舍住,不会与我一道住客栈的。”

“我们家里也富足啊。”,余晚桃瞪眼,挺直腰板。

她缓缓道,“其实租个院舍也好,安静稳妥,左右也费不了甚么银两,你到时把小器带上,让他照顾着起居生活,你安心读书便是。”

见拐弯抹角没用,崔玉棠颓了声,耷拉着肩膀直言道:“我想让你一起去,顺道还能逛逛府城。”

余晚桃想也没想,便回他:“我铺子里和村里事太多,哪里走得开?”

这节骨眼上,该紧抓着科举考试的热度赚钱才是。

至于府城,她迟早是要去的,倒不急这一刻。

空气里安静了片刻,几乎落针可闻。

余晚桃没觉出怪异,自顾自继续道:“等赚够了银子,我就去府城开分铺,你若是能考上秀才,入府学读书,我们就移居府城。”

下次乡试在两年后,也就是说他们最少得在府城待两年,两年时间,足够她发展自己的经商之路了。

有了本钱,再一步步地往上升,最后去到大魏最繁华的京都去。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便是此道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