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人靠在墙根旁,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
“你怎么知道这次我们头儿就是这个女的?”
“哼,自然是我算出来的。”
“得了吧,你还算出来,你字儿认得还没我多,怎么算?掐手指吗?”
“你信不信由你,反正今天我们肯定要回去睡觉。”
一个坐在石头上的士兵,一边用手抛着石子玩儿,一边斜眼看了他一眼,奇道:
“这么肯定?”
那人巴掌大的脸上写满了得意,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什么孔雀成精。
“那当然,她那瘦瘦小小的个子,怎么可能打的赢那个大个子?”
“可是我觉得,话不能说太满。”一个人抱着自己的枪蹲在角落,若有所思的抠着下巴,“毕竟要是没点儿功夫,将军不可能容得下她。你还记得将军刚上任的时候吗?”
“哼。”那人冷笑,“记得怎么不记得。把以前的那些人全都收拾了个干净,当官的全都换成了自己的亲信。”
说完朝一旁吐了口口水:
“一点容人之量都没有。”
“也不能这么说吧。”那个蹲在墙角的士兵撑着枪站起身,踢了踢脚,“换下来的那些人有好一些,天天拿着军饷不干事。我听之前的老兵说在将军来之前,他们都吃不饱。”
“吃不饱是朝廷的事,他排除异己就是对的?”
没人应他的话。
沉默许久,才有一个闷闷的声音:
“至少跟着他,我能吃饱。”
“之前,徐州。哪里都吃不饱。”
几人不由都向说话的人看去。
是那个一直很沉默的人。
“一顿饭就把你收买了,你也就这点出息了。”那个满脸傲气的人仰着头,冷哼道,很是不屑的瞥了那个人一眼,“你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那人被反驳了也不恼,任旧静静的坐在石头上,望着城门。
拳头打在了棉花上,那个人冷哼一声,也不说话了。
手握长枪的人左看看右看看,用手挠了挠头,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就在几人沉默之际,城门口突然窜出一匹棕色的马,长仰着头,喷出一口热气。
宋潇骑在上头,身后跟着的是他们从刚才就一直在说的那个高大个。
“整队出发。”
失去了群山的遮挡,再小的风刮起来都让人觉得冷。
眼看着马上秋天就要接近尾声,可是他们过冬的粮食还没有着落。
库克勒扬起马鞭,狠狠的抽了一下□□的马。
王帐传信来,说是要和大梁建交。
北疆内部本身对他们部落有所不满,整个部落就等着这一仗直入大梁腹地,一举夺下徐州荆州,好用来堵住那些人的嘴。
可是如今——
“驾!”
“驾!”
“算着日子,上次送去的粮草也差不多了。”
郭诚翘着二郎腿,手里还丢着一捧炒豆子。
陈慎坐在一旁的案几上处理公文,一边打着算盘一边皱眉。
“京城那边有传信来吗?”
郭诚吃了一把炒豆子,咯吱咯吱的,跟老鼠一样。
“没有,现在他们应该还在忙徐州的事,我们这儿还说不上话。”
陈慎揉了揉自己的眉心,很是头疼:
“边关战事忙起来后,霍将军就再也没有去送过镖。军里的收入也断了。”
郭诚嚼着豆子,想了想:
“你说这宜州我们也待了小半年,怎么就没见过霍玉安送的玩意儿呢?”
“。。。。。。”
“红玛瑙、绿宝石、手腕粗的金镯子、透亮的白玉石。。。。。。”郭诚换了个姿势,困惑的看着陈慎的背影,“你说京城知不知道?”
陈慎打算盘的手悬在了空中,半饷后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就算是知道,也最好是当做不知道。”
陈慎伸手拨乱了算盘:
“边沙军是这近二十多年来,大梁唯一还算得上是军队的军队。自从荆州一战后,不但荆州的兵力被削弱了,东郡、徐州、青州乃至京城内的金吾卫,都被削减了三成。兵部内的也经历了好几次大大小小的换血。”
“可是宜州没有。宜州就像是一块独处于大梁外的土地,他们有自己的生长方式,不受大梁管辖,也不受西凉的挑唆。”
“在当年的事情的处理上,霍玉安称得上是天才。不管是尺度,还是分寸,每一个地方都恰到好处。既在陛下的顾虑下留住了边沙军,又从当年的荆州一事上吸取了教训,还不断通过内部的探索摸索出了一套边沙军独有的管理方式。现在,如果不是霍家人,不脱一层皮,不可能顺顺利利的接手边沙军。”
郭诚没说话,只有远远传来的脚步声和巡逻的人声。
屋里静得很。陈慎翻开账簿,又算了两笔。
“边沙军不是大梁的边沙军,而是霍家的。”
许是太久没有喝水,陈慎的声音有一丝沙哑,又或者是郭诚实在是太敏感,他觉得陈慎的声音闷闷的。
“难怪京城一直不愿意给宜州送粮食和补给,也不愿意开通往来的商路,甚至还有意助长两地之间流窜的土匪。”
陈慎长吸一口气,似有几分哽咽。
“这样相似的法子。。。。。。这样相似的——法子。。。。。。”
他们已经在徐州见过了。
这样相似的法子,同样纵容的态度。
京城不知道吗?那位不清楚吗?
各地的豪绅贵族有的是办法过得风生水起。可是当地的百姓呢?
失去父母的孩童、缺胳膊少腿的年轻人、亲手埋葬一家老小的老翁、被自己家里分食的妇人。
他们又该怎么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