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匆匆忙忙的北京之行,从表面上看,似乎并没有起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涟漪在小群里积极召集的聚会,最终也遗憾地没有成功举办。然而,正是由于这次看似平常的聊天交流,却意外地让她和叶凡成功渡过了“北京之行”所带来的尴尬期,两人的关系逐渐回暖,又重新恢复到了往昔那种每天都可以通过微信畅所欲言聊天的亲密状态。
“你还记得刘晓晖么?”涟漪带着些许回忆的口吻问道。“当然记得她啊!”叶凡毫不犹豫地回答,“只不过后来跟你没了交集,也就跟她聊的很少了。后来听说她去了上海,紧接着又知道她嫁人了,前几年还生了孩子。当然,这些消息都是从微信朋友圈看到的,仔细想想,我可能已经有足足 20 年没有和她直接说过话了。”叶凡的话语中透露出岁月流逝的感慨。
“我提起她是因为想起了一件事情。”涟漪缓缓说道,眼神中流露出思索的神情。“是那个她给你我传话传错了,导致你我互相理解错对方意思那件事么?之前不是已经讲过了么?”叶凡疑惑地问道,眉头微微皱起。“不是那件事!”涟漪急忙否定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
“那是哪件?”一直以来,保有强烈的好奇心可以说是叶凡一贯的行为特质,她似乎对所有同学的过去和现在都怀着一种难以抑制的好奇,始终处于急切地想知道的探索过程中。
“你记得有一次,我们在我家门口花鸟市场的那段路口分开么?”涟漪带着几分追忆的神情问道。“当然记得,”叶凡迅速回答道,“我骑着一辆自行车,你们两个也分别骑着自行车,我骑着往家的方向走,你们俩就在那静静地停着,目送着我渐行渐远。”
“对!就是那次。”涟漪语气坚定地肯定着。“那你还记得我和你们再见的姿势么?”叶凡像是在考验涟漪的记忆力一般问道。“当然记得!”涟漪的通话声音变得微弱起来,仿佛正在用真实的动作复习那段珍藏在心底的记忆,“你骑着车,然后把右手放在车座后方,接着摆动着做出再见的姿势,那画面至今还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嗯!你最大的优势就是记忆好!但是就是不爱表达,什么事都习惯藏在心里不爱说出来,如果当时你能多表达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我们或许就不会是现在这样的结果。”叶凡试图把话题重新引向要解决的问题上,因为他心里清楚地知道,无论两个人将来是选择在一起还是分开,都要立足于解决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任何人的逃避都只会造成无穷无尽的纠缠,让彼此陷入更加复杂和痛苦的境地。
“你知道我那天和刘晓晖做什么去了么?”涟漪的大脑此时仿佛出现了一个精准高效的过滤系统,她巧妙且完美地过滤掉了叶凡口中所有跟解决现有问题相关的一切话语。
“我哪知道?那天分开后我就回家了。”叶凡有些无奈地说道。
“那天我去和刘晓晖见网友去了?”涟漪回答的语气中带着些许神秘。
“就你!电脑都没安上猫,大学毕业后才买上电脑的人还能去见网友?”叶凡用带着几分蔑视的语气开着玩笑,脸上还挂着一丝难以置信的神情。
“哎呀!不是我去见网友,是我陪着刘晓晖去见她的网友!”涟漪赶忙解释道,神情略显着急。
“我这个从 1998 年就开始频繁去聊天室里聊天的人都没有去见过网友,她还挺行的!她见网友干什么?”叶凡满脸疑惑地问道。
“她要搞对象啊!”涟漪很是惊讶,心里想着叶凡难道还不了解刘晓晖么?
“啊!那然后呢?”叶凡急切地追问。
“到了约会地点我们看到那个人长得太丑了,我俩吓得拔腿就都跑了。”涟漪开心地回忆着当时的情景,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有趣的时刻。
“你看看人家!最起码也知道自己去努力努力!再看看你,什么都等着,等着等着都没了吧?”叶凡终于抓住机会把话题拉回到想要探讨的方向,但涟漪头脑里的语言过滤系统始终没有停止过工作,她依然没有接叶凡的话,只是接着自说自话地继续说着刚才的事情,“你知道刘晓晖的孩子多大么?”
“我哪知道,应该有小学三四年级了吧?我生的比你们晚,今年都上一年级了。”叶凡回答道,声音中带着一丝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