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一叶涟漪 > 第42章 异常轻松

第42章 异常轻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说到鹤壁,不禁让人好奇那里产不产鲶鱼。瞧瞧叶老师这爱吃鱼的劲头,叶凡竟由此推断出商纣王殷寿应该是连鱼都没见过的。然而,这怎么可能呢?要知道,这世界上但凡有水的地方,通常都会有鱼的存在。

叶老师爱吃鱼,这大抵是因为叶凡他爸做鱼的手艺实在是出色。不知道您注意到了没有?在叶凡家,他爸爸扮演的是劳力的角色,而他妈妈则属于那种只动动嘴、献献殷勤的。

先来说说叶凡他爸做的这道鱼,其名为鲶鱼豆腐。这道菜的做法看似简单,实则也有不少讲究。首先,需要去市场买来一条鲜活的鲶鱼,然后趁着鱼还活着,从尾巴开始剁起,将其剁成一块一块的,一直剁到头为止。据说,通过这样的处理方式,能够让鱼肉更加鲜美。然而,不得不说,这种处理方法实则残忍无比。

这种独特的做鱼方法是与叶凡家同租一个店面的大冯传授的。大冯来自江西景德镇,数年前来到内海市闯荡,主要从事瓷器的售卖生意。叶凡妈妈那时租下的是商店靠门口的四组柜台,这四组柜台位置极佳,站在街上便能清晰地看到里面陈列的商品,无疑是吸引顾客目光的绝佳位置。然而,大冯的选择却与她截然相反,租了那间店铺靠后的一段。在那里,他摆满了从景德镇千里迢迢运来的各类瓷器,在空余的地方,还精心摆放着一个青花瓷的圆桌和瓷墩儿。当他坐在那里沏上一壶茶,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悠然自得。

大冯育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名叫冯倩,小女儿叫做冯茜。初到商店时,大冯曾极为认真地跟叶凡妈妈说:“冯倩和你儿子年龄相仿,不妨就结个亲家。她俩要是结婚了,就把这组大瓶送给他们镇宅。”说这话时,大冯郑重地用手指着他那些商品中最为精美、最具价值的那几件。当时,叶凡妈妈也微笑着点了几下头,算是应下了这桩或许还很遥远的亲事。

后来,也许是因为叶凡出国的缘故,这桩潜在的亲事便被搁置下来。等叶凡出国归来后,叶凡妈妈也了解到儿子喜欢的是涟漪,对于大冯当初的提议,便再也无人提及。

言归正传,叶老师品尝了叶凡家的这道鲶鱼豆腐之后,那是赞不绝口,简直是吃了一回就开始心心念念着下一回。叶凡爸爸购买鲶鱼通常都会前往“菜道”,那里位于美术中学的后身,是一条历经了十几年岁月沉淀才逐渐形成的农贸批发市场。

在这短短两个星期的时间里,菜道鱼贩铁盆里的鲶鱼竟然被销售一空。与此同时,叶凡在绘画技巧方面也收获颇丰,几乎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用叶老师的话来讲就是:“叶凡的素描和水粉都有长足的进步!”而叶凡在心里却把这句话翻译成了:“我的进步是用 14条鲶鱼的命换来的。”

2002年 3月,春寒料峭,叶凡早早地就坐上了 611路公交车。抬眼看看那公交站牌,密密麻麻的站点总共 50站,其中 48站是杨影站,那是涟漪所在的学校。而叶凡参加专业课考试的学校比她还要多上两站。

叶凡坐在略显拥挤的公交车里,神情专注而紧张,努力地翻看着叶老师给他留下的“小抄”。在大众的认知里,或许认为只有文化课考试才会有“小抄”,但殊不知,艺术生考试也存在这样的“秘密武器”。

还记得叶凡考高中前,工艺美院的靳老师曾评价他色彩感觉好,断言他画水粉是没有问题的,只是不爱多练。然而,后面靳老师又补充了一句:“奇了怪了,大多数色彩感觉好的都是女生啊?”这句话让叶凡满心困惑。当时的他也没有细细琢磨,反正从那天起,他画水粉静物时总是提不起劲,心里仿佛有了一个解不开的疙瘩。相比之下,难得反而是素描了。素描那玩意儿要求严谨,一板一眼,毫无变通的余地,而且还枯燥乏味,让人难以长时间保持专注和热情。

叶凡手中的那些“小抄”,可都是他之前辛苦练习的范画儿。先是用扫描仪精心地扫进电脑,然后再经过仔细地处理,将其缩小,最后打印出来。和文化课的小抄有所不同,文化课小抄上的答案往往是准确无误的标准答案,而他的素描小抄最多也就是让他在考试时看看结构、瞅瞅光影,起到一个提醒的作用,帮助他在紧张的考试氛围中能够迅速回忆起平时练习的要点和技巧。

这一路的公交车之旅,承载着叶凡对未来的期待和不安,他手中的“小抄”,仿佛是他在艺术道路上小心翼翼踏出的每一步的见证。

一切的紧张情绪都源自于考试的前两周。在那两周的时间里,叶凡的内心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住,焦虑与不安时刻萦绕心头。接着,临近考试的前夜,这种紧张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峰值。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可能出现的考试场景和难题,难以入眠。再接着,便是乘坐 611路长途公交去考场的途中。公交车的颠簸、窗外不断后退的街景,都无法分散他内心的紧张与忐忑。

然而,当叶凡踏入这所民办学院的考场时,奇妙的事情发生了,那一直紧紧缠绕着他的紧张感觉在一刹那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他放眼观察周围这些考生所画出的东西,竟然同两年前在涟漪学校看见的那些画儿如出一辙,竟然是漫画!而且还带着点“毕加索”的风格。看到这些,叶凡原本悬着的心一下子落了地,踏实的感觉油然而生,心想:就放手画吧!就算来之前没有因为练习而牺牲那 14条鲶鱼的性命,凭借自己的实力,他在这个考场里的成绩也能名列前茅。枯燥的素描尚且如此,那一直对于他来说毫无压力的水粉就更容易应对了。看来屈奋进的那句“两个不要脸”并不适用于此时的叶凡,反倒是那些画“漫画“的人,才是真正的“不要脸”,不重视考试,不尊重艺术。

好了,脑袋里想了这么多,其实归根结底并不是因为自己真正的出类拔萃,而是考这所民办学院的学生们整体水平实在是太差了。叶凡是见过好画儿的人,那还是在上初二的时候,在少年宫里就有幸目睹过。

那些孩子展现出的画工在初中阶段就已经令人惊叹不已,技艺娴熟,手法精妙。叶凡不禁猜想,此时此刻他们或许已经在内海美院深造了吧?又或许有的天赋异禀者已经迈进了中央美院那神圣的艺术殿堂,在更高的平台上追求着艺术的极致。

而自己呢,却身处这样一个充斥着低水平画作的考场,与那些曾经在少年宫惊艳过他的同龄人相比,仿佛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他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也不清楚未来的艺术之路究竟会通向何方。曾经的梦想在现实的映照下显得有些模糊,心中难免涌起一阵失落和迷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