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令人惊叹的无缝切换各种语言的精彩“表演”终于落下了帷幕。叶凡静静地站在一旁,眼神中透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他的内心似乎已经对后面即将发生的事情有了某种模糊的预感。
果不其然,那个熟悉的慢吞吞的声音又如约而至,“叶凡,你知道么?就像在马来西亚,这孩子能够熟练掌握好几种语言,马来语自不必说,那是他们的母语,英语也是运用自如,华语交流起来毫无障碍,就连客家话、闽南话都能说得极为地道。这是为什么呢?正是因为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你好好想想,一旦你离了这里回国去,缺乏了这样多元且丰富的语言交流氛围,那英语学起来会变得更加艰难哦。”
“我已经决定回国了。”叶凡的语气坚定而决绝,不容有丝毫的质疑。他的眼神中闪烁着不容动摇的光芒,仿佛已经下定了破釜沉舟的决心。
叶凡深知自己不能再给干爹任何的选择余地。他明白干爹或许有着诸多的考虑和担忧,但此刻的他心意已决。此时此刻的干爹,应该毫不犹豫地帮助在马来西亚这个陌生国度里举目无亲、什么都不通的叶凡买下一张回国的机票。
干爹不应该再进行那些无谓的劝告了。叶凡并非没有考虑过干爹的意见,只是他内心深处的声音一直在呼唤着他回到内海市去。在他看来,回国是他重新找到归属感和方向的唯一途径。
叶凡紧握着拳头,目光坚定地望着干爹,期待着干爹能够理解他的坚持,并给予他最实际的帮助。
也许是叶凡那句斩钉截铁、坚定不移的话,犹如一把重锤,重重地敲在了干爹的心上,让干爹最终放弃了抵抗。第二天,阳光依旧炽热地洒在大地上,干爹带着叶凡回到了学校那略显陈旧的教务办公室。
无数次萌生出退学回国念头的叶凡,来这里的次数竟然远远超过了去教室的次数。每一次踏入这里,他的内心都充满了纠结与无奈。
干爹和 Miss.Jones的对话自始至终都是用马来语进行的,那陌生的语言如同加密的密码,让叶凡完全摸不着头脑。叶凡的眼睛紧紧地追随着他们的口型,试图从中捕捉到哪怕一丝一毫自己能够理解的信息,然而他却始终不知道他们之间究竟在激烈地争论些什么。
终于,在漫长的等待之后,Miss.Jones从那略显杂乱的办公桌抽屉里拿出了一张纸。干爹毫不犹豫地在横线上签下了一组字母“Peter”,那是干爹的英文名字。叶凡清楚地知道,当干爹签下这名字的那一刻,意味着自己大概就要和这所曾经充满期待,如今却满心想要逃离的学校断绝一切关系了。
叶凡深吸一口气,心中既有即将解脱的轻松,又有对未来的一丝迷茫和不安。
那天,干爹独自一人踏上了返回吉隆坡的路途,准备为叶凡购买回国的机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和仔细商议,他们最终决定预订 9月 14日的飞机回国。至此,回国的事情正式被提上日程,一切都已安排妥当,仅仅需要耐心等待时间的缓缓流逝就行了。
回到宿舍后,叶凡神色匆匆地给涟漪写了一封信。当时,大家都在急切地催促他出去吃饭,在这样的催促声中,那封信写得极为简单。信中只是清楚地写上了他要回去的时间是 9月 14号,并满怀诚恳地希望她和其他人对于自己中断学业的这个情况不要感到过分难过。
由于叶凡在前两封信里都勇敢地表达了对涟漪的爱意,然而长达一个半月的时间过去了,却始终没有收到任何回信。他的心情因此变得有些落寞和沮丧。身处异国他乡的他,没有办法去搞清楚涟漪在知道自己喜欢她后的真实反应,这让他的内心备受煎熬。
他的心里也只能无奈且浅淡地对自己说上一句,“我实在不争气,回去我一定尽力弥补我的错误。至于那些话我也不敢多说了,回国后希望你还认识我就好了。”
叶凡轻轻地折好这封简单的信,带着满心的期待和忧虑,将它放入了信封之中。
叶凡写这封信的目的非常单纯,仅仅只是为了让涟漪清楚地知道自己确切的回国时间。要知道,从基隆坡到北京的飞行时间不过是 7个小时左右,即使再算上从北京到内海的大巴车行程时间,也不过一个小时罢了。所以,按照这样的行程推算,他将会在 9月 14日下午便能顺利到达内海市旅游街租住的那间充满回忆的平房里。
叶凡满心期待着一切都会恢复如初,仿佛时间能够倒流,回到他离开之前的那段美好时光。然而,关于叶凡和涟漪之间的关系能不能恢复到离开前的亲密状态,就实在不得而知了。
因为此前寄出的那饱含深情的两封信,犹如石沉大海,依然没有得到任何的回音。每一次满怀希望地等待,最终都只换来了深深的失落。这种失落感如同阴霾一般,笼罩在叶凡的心头,让他的心情愈发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