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导先拍几处关键情节,第一处是太子的开场白。太子拉拉杂杂说了一大堆场面话,每个弟弟都提了一遍,核心意思是让兄弟们多多交流好好相处。
二皇子全程“大哥说的是”“哈哈哈”反复切换。
三皇子嘴角挂着微笑,多数时间低头看自己的酒杯,偶尔抬头看向太子,笑容腼腆。
四皇子臭着张脸,看向老三的眼神很不善。
为了表现四皇子和太子关系亲近,四皇子跟太子撒娇打断他的长篇大论:“大哥,你说了这么长时间,我都饿了,还让不让人吃饭。”
太子无奈又宠溺的笑了笑:“你啊,吃吧吃吧,几岁了还跟孩童似的长不大。”
“我不客气啦。”四皇子嘿嘿傻笑着拿起筷子要夹东西吃,筷子都伸出去了才想起压根没有能吃的东西,整个人僵在那,有点不知所措。
陈导拿起喊话器:“没关系,做做样子就行,继续准备敬酒。”
直接跳到四皇子针对三皇子,频繁敬酒的情节。老四为难老三,老三面露难色还不敢拒绝。太子在中间当和事老帮忙拦着老四,老二吃吃喝喝,偶尔也跟着敬老三一杯。
一群人来来回回拍了好几遍,叶执能假喝就尽量假喝,还是灌了个水饱。机器一直开着,陈导也不喊卡,只负责语言指导,打算拍出一大堆素材回去慢慢剪。
不知不觉到了宵夜时间,陈导看到餐车,突发奇想打算补几个吃东西的镜头。之前说好不用吃,道具组压根没准备糕点,也没从盒饭里扣菜,一时不知道拿什么东西给演员吃。
陈导提议可以吃加餐,碗换成道具就行了。结果很不巧,今晚的加餐是面条,淡黄色的清汤里团着一小坨面,旁边是一叶胖乎乎的青菜。
值得一提的是,别看面条普通,其实是纯手工鱼面。自从刘姨发现叶执可以吃鱼糜制品,先是手打鱼丸再是鱼汤,发现鱼汤不行又改成了鱼面,花样是真的多。最近餐桌上的海鲜菜品明显增多,都是因为买鱼,频繁光顾海鲜市场的结果。
“厨师长正研究鱼肉香肠和鱼肉午餐肉,还想尝试做些鱼肉饺子烧麦,混在正常烧麦里,就看你吃不吃的出来了。”俞欣笑着说:“先生让我跟你透露点风声,也好有个心理准备。”
叶执整个人都傻了,“替我谢谢顾老师。”刘姨NB,不服不行。
另一边,演员们研究半天,根本没法把面吃的优雅好看,而且一众皇子围着满桌丰盛菜肴吃面,太寒酸了。观众又看不出那是鱼面,除非为此加一句解释的台词。满桌丰盛的假菜都没介绍,单单介绍一碗鱼面,又太刻意。
最后实在不行,已经是水饱的叶执提议喝汤吧,金黄色的清汤拍着应该还成。陈导也大开脑洞,将炖盅里的青菜挨个捞出来摆了一盘,绿油油胖乎乎还挺上镜。
一盘青菜太素,陈导还想凑出个荤菜。所有人开始搜罗自己的零食,争取弄一盘看着像样的。陈导盯上了晚饭结束时顾廷悦给叶执的金丝球,本质是油炸土豆丝,但看着高级。
这盒金丝球是刘姨特意做来给叶执当零食吃着玩的,中间包了虾仁。据顾廷悦说,刘姨知道钱苗给叶执买零食后,有意包揽钱苗的零食业务。
叶执找来钱苗,这丫头还想帮刘姨保密,最后顶不住叶执顾廷悦两个人的压力,终于承认了。她以后买零食前要先给刘姨看一眼,万一她会做就省的买了。自家做的总归要比工厂产品安全卫生有营养。
叶执不太理解,吃零食还讲究什么营养?自己做少吃许多添加剂倒是真的。问题是刘姨一天做那么多人的饭,还折腾零食,不累吗?
当然累啊,可是她愿意。顾廷悦说她家老太太就喜欢喂猪,做东西给很多人吃特有成就感。当初还想包下剧组的盒饭,顾廷悦骗她剧组的事投资人不好插手太多,才打消了念头。
如果不是一直跟着顾家,刘姨一定会开家私厨,每天随心所欲投喂客人。再说叶执的零食,有助理们帮忙累不到哪去,愿意做就做吧,反正顾廷悦说话也没用。
顾廷悦还说他家老太太就喜欢研究乱七八糟的菜谱,找人试吃,有段时间学别人玩分子料理,家里专业机器买了一大堆,厨房搞得跟化学实验室似的。
不考虑口味,单论外型,市面上叫得出名字的吃食几乎都做过。尤其各种面包饼干蛋糕,刘姨特意报名了西点班正经学过,做的非常专业。顾廷悦还鼓励叶执大胆尝试,想吃什么直接点餐,只要别带上他就行。
不考虑口味单论外型……这个叶执懂,自家做的和外面卖的在口感、味道甚至食材选择上,总有些微妙的差异。不是美食评论家,也不讲究正宗与否,形似就足够了,反正挺好吃。
至于喜欢喂猪,很多喜欢做饭的人都这样,丁俊也是。难怪刘姨会跟叶执较劲,像他这种越喂越瘦的猪,大概很令饲养员恼火吧。管不了就不管了,刘姨高兴就行,随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