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几日后,林禹收到了赵惩的求助信,要求她说服林云鹿出兵相助。
“我父皇生命垂危,兄弟争储已是到了水深火热的地步,我们手里的兵力相当,就算打起来,我也没什么胜算,敢求王爷出手相助。不胜感激,事成之后,再送十座城池。”
林禹笑道:“人在家中坐,福从天上来,我最近走了狗屎运,不断的有人送好处,不如趁着这个机会,我也江山易主,换个位置坐一坐。”
朝阳道:“只怕这事不大容易办,陛下未必肯出兵。”
“这事,再议,我先探一探陛下的口风。”
次日上朝,林禹就将赵国的事上奏,“陛下,赵皇命不久矣,到时候赵国必乱,我们何不趁机出兵,攻打赵国。”
林云鹿一声冷哼,“我盛国弱小,保全自己尚不能够,哪里有余力去管别人家的闲事。”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陛下可不就此机会,择一良人相助,不管哪位皇子登基,都不会忘记陛下的相助之功。”
有大臣说出自己的疑虑,“要是陛下帮了他,他事成之后又反悔怎么办?这种事也不是没有。”
林禹道:“这样的事当然有,不过我们总不能因为害怕风险,错失良机,到时候,新的赵皇登基,首要之事,必是对盛国用兵,难道这也是大家所希望的吗?”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回答。
林云鹿道:“帮了他们,也有可能上演东郭先生跟狼的故事,不如待他们杀的七零八落,我们再收拾旧山河。”
有人抨击林禹,“王爷是不是收了哪个赵国皇子的好处,竟然替他出兵,此等情谊,真是感天动地。”
林禹阴沉着脸道:“本王一片丹心报天子,不像某些人就好给别人泼脏水,自己歪眼斜嘴,便也觉得别人丑陋无比。”
眼见大臣又要发生争议,林云鹿道:“既然没有结果,那先退朝,大家想明白了利弊再说。”
林云鹿几乎是逃着走的,可惜肚子大了,不敢跑得太快,但也是雄赳赳,气昂昂,趁着大家要吵起来之前,赶紧跑。
离开大殿,她才舒出一口气。“每次吵架都让人心惊肉跳,但是问起结果来,还是什么都没有,真是的,真烦,可惜乔老板不在面前,不然她就会安慰孤了,走,回屋吃辣条去。”
吃了几根辣条,林云鹿的心情好了,思路也清晰了。
“杨嬷嬷,您对赵国一事,有何看法?请直言不讳。”
“奴婢能有什么看法,不过这个道理,都是很平常的,他们打仗才好呢!打了,就不断的消耗实力,到时候陛下一口吞掉赵国大半,从此,国土面积就增加了,干嘛要去帮他们,不帮。”
杨嬷嬷还用两口子打架举例子,说是人家两口子打架,这是内部矛盾,要是别人插手,万一人家和好了,不是还嫌弃外人多事吗?
“打,让他们狠狠的打,打到求您了,您再发一发善心,说不定还能得个好名声。万一盛国插手,不管谁赢了,都讨不到好,农夫与蛇的故事,我们不能不知道。”
“好,我们就坐山观虎斗,什么也别理,如果他们不打,我们就想办法让他们尽情的打,殷国那边有什么动静没?”
“没有。”
殷国。
他们也收到了赵皇将要驾崩的消息,因此殷太子殷浩就上奏殷王。
众大臣的意思也是‘坐山观虎斗’,“我们与赵国之间,还隔着个盛国,此去路途遥远,需得与盛国合作,等灭了赵国,再灭盛国,到时候三国一统。”
大家都很同意这个意见,只是在等,等赵国的皇子打的岌岌可危的时候,再与林云鹿商量不迟。
林云鹿收到密报,殷浩整天与歌舞伶人厮混,正在一起教习演出,要给殷王祝寿。
“哦,在这个时候,殷国没有动静,到有点不同寻常,请王将军前来,孤要与她商量军事。”
王将军到后,林云鹿即刻派她守西境。
“陛下是担心殷国趁机过来吗?”
“有什么不可能的,西境那边山壁陡峭,光滑如镜,但不代表殷国没有办法过来,你前去,孤也可安心。”
“好,可否容许微臣带一些人去。”
“这是自然,你要谁,尽管说。”
王将军想了想,将王一白等人,连柳相原都喊了过去。
“你要她们,她们又没有行军打仗的经验。”
“就是因为没有经验,才要带出去历练,否则真的打起来,这些小娃娃怎么撑得住。”
林云鹿道:“孤允了。还有什么要求吗?”
“让皇夫押运粮草。”
林云鹿有些不愿意,她待产,时刻都需要乔逸如在身边陪伴,王将军为何会提出如此要求。
“不能是别人吗?”
“微臣听说皇夫做事很沉稳可靠,所以……”
林云鹿有些可惜,但还是同意了,“好,此事,孤会同乔老板面议。”
“那再好不过,乔老板足智多谋,世所共知,而且思想武器特殊,很能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