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日,胤禛收到年羹尧奏报,罗卜藏丹津猖狂,自己已于九月二十日从甘州前往西宁,需要大将军印。胤禛当即谕兵部,着将贝勒延信护理之抚远大将军印,从彼处送往西宁,交与年羹尧。再将库内现存将军印信颁发一颗与延信。
另正式传谕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发兵征讨罗卜藏丹津,命抚远大将军统领满洲蒙古绿旗大兵,与苏丹、岳钟琪、常寿等共商计策,严明赏罚,严禁骚扰百姓,保护降附者。这场不可免的一战,便如此开始了。
养心殿里,岁月静好,胤禛看着一日比一日多的折子。顺天府府尹张坦麟上奏,请求给百姓减税,胤禛批阅时随笔写下“无思”二字,意思是此折有见地,值得进一步讨论。忽然灵机一动,之前自己让官员定期建言献策,其中确有真知灼见,不如刻个“无思”的章,以后就不用自己写了。
他看向胤祥:“王,帮我写个字?”胤祥在翻着会考府越来越少的旧账,疑惑抬头,但还是应道:“好,写什么?”胤禛把奏折递给胤祥,指着文末的位置:“这里,写个‘无思’我看看。”胤祥接过朱笔,见上面已经有一个”无思”了:“还写,不多吗?”胤禛解释道:“我想刻个章,试下字样。”
胤祥笑了笑,胤禛就是喜欢一劳永逸。无法,听了他的,认真写了个漂亮的隶书版的“无思”。如果说胤禛的“无思”是一种直率的表扬,胤祥的则更像是温柔的母亲在哄孩子,让他再接再厉。
胤禛打量着胤祥的“无思”,很喜欢,但觉得这些官员不配,于是拿了张薄纸临摹下来,让造办处做两个章。自己的版本拿来批折子用,胤祥的留着,嗯……给自己看。
都统拉锡求见。此人是蒙古人,如今很受胤禛待见,他身材高大,大概五六十岁,正是老当益壮,从考察地形到翻译满汉文,从军务到文书事,都做得不错。不过先皇只看到他作为文官的作用,胤禛则将他当武将用了,拉锡也做得很有劲头。
前两月,胤禛将他授为散秩大臣,时喀喇沁蒙古部落歉收,拉锡请行察看乏食人数,令户部派员携银五万两前往,一面清查,一面给发,就办得很好。由此拉锡与胤祥也熟了,上次送太后的路上,他和胤祥配合得好,胤禛就更愿意用他了。刚从山西回来,胤禛看了他上的折子,就又将他传来聊聊。
拉锡简单请了个安,胤禛也直接从正事问起:“兵部尚书等上折奏议,补放常济保佐领员缺,是你提议的?”拉锡称是,解释道:“常济保家族四代管理该佐领,管理无过,故臣奏议将常济保子侄一同引见,以备选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