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九月,秋风萧萧变凉。
前日已完成迁奠。那时,诸皇子及御前大臣列位隆恩殿前月台之上,亲王至入八分公爵之内所有品级人等生,皆在隆恩门外月台上候礼,而内大臣御前侍卫等立于月台下,未入八分公爵者及文武大臣中无爵位者再分立在东西朝房。吉时到,皇帝致祭。致祭毕,梓宫便从隆恩殿出,太后梓宫从隆恩门入,一前一后,沿着中线经陵寝门中门入,最后放在方城前工部已搭建好的芦殿中,再行奠酒三爵礼后才得回宫。
初一,早,上诣景陵,至陵门外哭入,于圣祖仁皇帝、孝恭仁皇后梓宫前,奠献行礼,恸哭良久。巳刻,百官齐聚山陵,专事大臣张廷玉已将册宝恭放于地宫之内的册宝座上。皇帝在梓宫前行第五次祭酒三爵。皇帝亲自恭引大行皇帝棺椁的龙輴(chun)进入地宫。空气一下子冷却了下来,四周皆凉,即便有人掌灯,周围也暗得厉害。胤禛看过一些古书,写着以往历代的陵墓,墓道两边会画上画,是为了让送葬者得以消遣一二不觉怕,胤禛此刻走着,倒觉得那样的画大概能让人转移些许对死者的悲伤。暗处里,胤禛牵起走在身边,一边走一边啜泣不止,随着王公百官越哭越大声的胤祥,这一次,他们都知道,这位与自己纠缠半辈子,福也倚他,祸也倚他的父亲,终究是要彻底被锁在这个真正没有天日的地宫里了。听说明朝万历昏君生前就喜欢坐在自己的地宫里乘凉,但有几个自诩活得辉煌的人愿意从此便住在此处了呢,胤禛只觉看到了自己生命尽头的样子,如果没有自己心爱的人在一旁,该是多孤独。如今,走到此处,胤禛终于还是泪流不止了,他不禁有些怀念那位纠结的父亲,很烦人,很暴躁,很自大,有时还很愚笨,很会折磨人,但,终究还是让人有些想念起来……
大型皇帝梓宫在宝床上安置好了。紧接着,乌雅氏也跟进了。胤祥哭个不停,越哭越伤心,看向胤禛,只道胤禛该更难过才对,伸手揽在胤禛背上,将胤禛紧紧搂住,将这冰冷地宫里的寒气与凄楚挡开了些,仿佛也将所有外人都挡开了,胤禛的泪终于难以收敛,他将脸埋进胤祥怀里,痛哭着,不知缘由,大概是生来如此,应当如此的,还不能为他多年思索的冰冷的道理所能抵挡。胤禛伸手为胤祥拭泪,在人群的哭声中,与胤祥相拥,在他耳边轻声道:“祥,敏妃已经放回来,在旁边暗处。”胤祥侧脸看向离先皇梓宫有一点距离的地方,果然,是母亲,原来自己和胤禛一样了。
胤祥的泪更是如珠得坠,胤禛搂着胤祥。在张廷玉主持下,两人在梓宫前,并不亮堂的地宫中,带着朝中上下跪拜起来,面向着彼此的父母,送他们最后一程,也暗自许诺余生彼此相依。
一切礼毕,皇帝出地宫,百官随往,负责陵寝之事的工部官员,走在最后,将梓宫四周安放好龙山石,取出龙輴,接着永远关上了地宫石门,石门声响,地宫恢复永远的静寂。
走出地宫,天又亮了,空中恢复活气,周围一切哪怕是秋日,尽显生机。皇帝领百官走到石五供前行第六次祭酒三爵礼,而后遣官复告祭各陵及后土之神、昌瑞山神,至此,康熙朝彻底落了幕,身旁陪伴着胤禛与胤祥的生母,他也没想过,末时,身边将是此番场景。
胤祥母亲章佳氏漂亮聪慧,在一众御前宫女中脱颖而出,是放在一群人里,穿着一模一样宫女那普通的袍子也能被人一眼看出得好看。宫中的下人从来都要成群一起走,想让皇帝看到自己实在不可能,如果故意整些什么奇怪的举动,在皇帝发现自己之前一定已经被杖责并逐出宫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