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金缕衣[清] > 第267章 各地秋况

第267章 各地秋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秋至,各地都在上报稻谷收成,但悲喜之情自然不同。山东巡抚黄炳恭进瑞稻,又报“今据济南等六府呈……东省地方……父老子弟……称十数年来未有如今岁之秋。”胤禛肯定批复:“真正天地神明、皇考圣灵之赐佑。今岁四省之丰……朕不胜庆幸之至。你的大造化……速当……愈加勉力谨慎也……”胤祥藏完折子后便转移了注意力,若无其事地扫了眼胤禛手底下的折子,好奇地问道:“‘你的大造化’,胤禛,黄炳也有条狗叫大造化么?”胤禛写着笑出了声,不禁在勉力处溜了力,那一撇写太长了,只颇有兴致地抬头回问:“那你的大造化呢?”胤祥指了指胤禛:“这里。”

胤禛毫不介意,因为他认为这样能放下许多所谓的道德,就随胤祥编排。他从容地拿起下一折,是浙江巡抚李馥奏报的夏秋雨泽情形事,“六月久未得雨。臣……率属祷祈。至二十四日得雨……立秋以来……雨泽愆期。农望甚切……嗣后有无雨泽……臣陆续据情题……”,既是无雨困苦的一方,能说实话已很不错。胤禛并未追责,只评价道:“直陈甚是……不可隐讳。”注意到这是浙江巡抚递上来的奏折,胤禛心中不禁又生出了其他猜测。按理说,连山东都多雨水,浙江一直缺雨似乎不太可能,胤禛有些怀疑,这位巡抚是否真的记清了下雨的日子,就算六月没有下雨,其他时候果真没下吗?下面的人又会怎么糊弄他呢?胤禛对这些成日坐在府中的官员还是心存疑虑。在随先皇南巡时,胤禛也常到浙江一带。当地多富商,做起买卖却比他处更为贪婪,且以此为荣。先皇只觉东西愈贵就愈好,并未有所反应。但胤禛看得清楚,此地物产平庸,百姓因此争夺不断,故而大多擅长诡诈之术。允禩就有不少帮手来自浙省,他们虽无大谋略,但小聪明确实不少。如此想着,胤禛转而提醒到:“但浙省民俗多诈,尔可留心,不要被人欺骗。况内有河道。外通海泽……尔可斟着料理。今岁上苍赐佑。目今虽未报齐。大概未有六七成者。皆□□收成以上。惟尔一省如此。当竭力省察地方事务。”最重要的是,近来胤禛已收到一些消息,有不少负责司法的官员,贪婪平庸,为人不端。然而此事却未在浙江巡抚的奏折中提到,胤禛当然不能接受这样的无视,最后催了句:“刑名属官之贪庸不廉者。要紧少奏迟了……”

胤祥在一旁看着,仍旧不解:“禛,我认为李馥等人也并非有意欺瞒,他们只是自以为已经诚实地上奏了,而百姓们则总是觉得自己的收成怎么也不算多,所以……”胤禛捧住了胤祥的脸,打断了他的解释:“他们的自我评价与真实情况是两回事,说得再艰难,倘若还是私自克扣了许多,怎么不该追查清楚,不然对他省将是极大的不公,也会害了那些更需要救济的百姓。王说,应该理解他们所谓的诚信吗?”胤祥听进去了,愣了愣,看着胤禛亮亮的眼睛,随后摇了摇头,无意识地咬着嘴唇,心想:胤禛说得好对,可是先皇曾言这是可以理解的……人之常情。胤祥纠结了片刻,终于坚定地抬起头:“我知道了,他们错了。我也错了。改,让他们改吧。”

胤祥说完就躺到了胤禛身边的炕上,表示自己尽力了。胤禛低头,轻轻地揉了揉胤祥的脑袋:“莫为乡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