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金缕衣[清] > 第166章 久旱逢雨

第166章 久旱逢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胤禛回到暖阁,即召各部大臣进来隔屏议事,先为已接近古稀的工部尚书徐元梦赐了座,问候了自己的这位满族进士老师,才就最近事务吩咐起来。先向张廷玉道:“谕礼部,今年特开恩科,尔等拟取四卷,并落卷中之前二名,俱著取中为举人,以示朕鼓励人才之至意。”张廷玉恭敬接旨,心道今日倒是没什么向皇上汇报的,一时不知是否该说话,屏内又传出皇上冷静的声音:“礼部尚书张廷玉近来最是辛苦,赐房一所,银一千两。”仿佛只是在说平常公务一般,让张廷玉都没反应过来,停顿片刻后,才意识到是在嘉奖自己,连忙感激地向皇上谢恩,后知后觉地,心中升起一股骄傲,在六部尚书中,皇上能最早想到自己,还当众奖赏,自己夜以继日的努力真是没白费,前些日子对皇上不满自己的担忧终于能放下了。正想着,皇上已是温声回:“有功劳,便是应得的。”

接着,屏内安静了一会儿,皇上仿佛又在想什么,官员们都沉浸在羡慕与被羡慕中,跪等着,不着急也不觉久,就听皇帝又安排道:“命工部尚书徐元梦署理内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孙渣齐办理工部事务。”徐元梦比张廷玉更激动地接旨,这工部自被廉亲王带领,越发不好呆下去,无奈调换无门,只能仰仗皇帝想起自己,今日被召见,竟有这等好事,心中欢快至极。而另一边的孙渣齐则迟钝着接了旨,自己上次向怡亲王抱怨户部事繁,怎么就这样了,调换到工部不如降职,谁不知道在工部罚跪罚钱都是家常便饭,自己怎就如此倒霉被换了去。孙尚书心中尽是绝望,暗自猜想着,难道是因为最近自己偷工减料了些,把好些折子送给怡亲王处理?不应该啊,怡亲王素来温厚,怎会将这个当作罪过。孙尚书又悔又痛,终究想不出个所以然。

等孙尚书回过神,皇上与兵部尚书白潢已在商议着安排一些军中事,命陕西汉中副将黄喜林,署理陕西西宁总兵官,升江南徐州副将张耀祖为广东琼州总兵官,调福建南澳总兵官陈良弼为广东碣石总兵官。白潢接旨后,终于轮到吏部尚书朱轼,皇上心中已有打算,为节省去众人空等的时间,直接传谕道:“湖北布政使张圣弼,缘事革职,升河南按察使朱纲,为湖北布政使司布政使。监察御史张保,为河南按察使司按察使……”

一个早上,胤禛便在与各部尚书的议事中度过,待大家都离开后,才靠在炕上缓了缓。休息没一会儿,胤禛又拿起了户部的折子,这户部折子近来尤多,胤祥总给自己定下每日要看的数,没看完就偏不让亲近,胤禛无法,只好尽快批阅完自己的,再不顾胤祥反对,帮他一起批户部的,刚才议事时,趁胤祥不在,又抽空多批了两个,只觉户部事确实繁琐,也有些愤懑怎能将这等杂事通通拿来给胤祥办,无奈想给胤祥多揽点功劳,于是干脆把这个废物户部尚书换了,正好能顶替在工部的徐元梦。一度还打算把张廷玉调去户部,又念昨日有人来传太后近来身体不豫,礼部怕是很快要忙活了,最近先叫张廷玉兼理一些,准备下过渡好了。

胤禛低头看着自己前两日吩咐的赈济山东之事:“现今粮艘未入闸河,可乘此时,截留漕米,以备赈恤。命尔部酌议截留米石数目、及分贮何府州县、作速具奏。”不禁苦笑,这种被要求速议的事偏轮回到自己头上,只好拿起胤祥放在桌上的账本耐心算起来,约略一刻后,用胤祥的字舒畅批道:“寻议将江西省漕粮截留二十万石,交与山东巡抚,分贮府州县地方,以备赈济。”接着再提起朱笔,潇洒而满意地批下“从之”,不由自言自语道:“真是高效。”见一旁还有不少,实在不能再等了,便指着那些折子,对近侍吩咐道:“这些送去给张廷玉,就说朕决定调他去户部,留给他时间交代好礼部上下,最近先熟悉熟悉户部事务。”

终于空下来,脑中疲累,胤禛抬头望向窗外,窗外又是烟雨蒙蒙,想着胤祥怎么还未回来,便问了旁边的苏培盛一句:“给王送伞了么?”苏培盛回:“王爷早上走得急,奴才看天又下起小雨,就派人送去了。”胤禛放下心来,见湖上风景朦胧在雨中,美得特别,不由想起与胤祥扬州之游来,会心一笑,就让苏培盛递把伞给自己,也不让人跟着,一个人出了瀛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