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从容挥笔,行云流水地写完了这首词的前半段,气势非凡,柔中带刚,一边写着,一旁的人已是慨叹不断,称是东坡在世。胤禛收了笔,又听旁边人问临摹的是谁家的帖,又练了多久,本想无视,看了一眼胤祥有礼的笑,于是淡淡回道:“赵孟頫,自幼就练,家父严苛。”说着将笔递向胤祥。这时,对面侧边走出一个高瘦的文人,一身素袍,先前在一旁沉默许久,突然低低出声:“我素日听二十一阿哥说当今圣上练得也是赵孟頫,想来很难有何兄写得这般好。“胤禛还未开口,心中纳罕二十一阿哥是谁,胤祥已回道:”郑兄,我兄长的书法当然在这天下数一数二。”胤禛被夸得终于露出难得一笑,也就把心中的疑问暂且搁下,周围众人也一齐称是。胤祥刚夸完,也没再看胤禛,在胤禛字下方,接着写了起来。手肘轻轻用力,笔下提点片刻间,纸上已成飘若游云,矫若惊龙的行书来。一旁人都已欣赏忘言,郑板桥上一刻还为胤禛的字慨叹不已,如今看向胤祥的字便知何谓“数一数二”,心道,这两兄弟确是当今数一数二了。郑板桥心里这么想着,一旁懂书法的文人已先出了声:“多年前,不才游历京师,看过王羲之刻本,何晏兄这字可真能与王羲之相媲美,真是字如其人,我等三生有幸,今日竟能在此看到王羲之写的东坡词。”胤祥也不管旁边人如何慨叹,甚至因为这夸赞更想走了,便向胤禛笑笑准备离开,胤禛愣了一下,恍惚间又回到当年和胤祥一起在众大臣面前展示书法的时候,转过神才向胤祥回了一笑。胤祥向众人告别道:“就此别过,有缘再会。”说完牵着胤禛就要走。身后众人皆喜,此书法要留下了,不曾想,一旁的胤禛止步了,见墨迹已干,手轻轻一拂,将两人的书法抽了出来,叫众人想留住,又不敢向前,只能惋惜地看着两人背影,一齐鞠躬道别。
两人出了门,山寺已经浸没于晚霞之中,周围的房间也上了灯,沉沉的一声钟响撞开了沉寂的山气,传向远方湖泊。两人出了山寺,发现自己恰可俯瞰整个瘦西湖,此刻湖上已铺满晚霞,红与绿交织,天光与水色相映,一派惬意与安然。城里陆续开始亮灯,点点散开倒像水中所映星辰。胤禛收了宣纸,放进袖中,和胤祥静静地看着晚霞消散,扬州城明,漫天星亮,西湖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