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九这个人,对自己太狠了。战时他屡立奇功,除了武功高强外,全因他浑不怕死,数遭重创还在主动请战。战后他为了推行严禁掳掠之令,恩威并施,严于律己,又差点死在自己军杖下,令邺城军民同悲。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事。此战之后,他在军中乃至庆国的声望,将会达到顶峰。”
“这样的狠劲,这样的声威,连我都不愿此时去撄其锋锐。不如先退一步,再做打算。”
袁宏道不懂。相爷这都要告老了,还能打算什么?
林相笑而不语。他没对自己这位好友兼谋士说的是,洛九这样的人,早晚会脱出陛下掌控,为陛下所不容。届时,他与陛下必有一战。希望这一天不会太晚。
若陛下赢了,杀死珙儿的直接导火索就此灰飞烟灭。
若洛九赢了,珙儿之殇真正的仇也就报了。
这两个人,无论谁死,林相都乐见。鹬蚌相争,庆国必有动荡,那是他自有机会回归,重开一局。
“那日在地牢中,你故意激范闲回去找洛九,不是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吗?”
“是。那时他们二人情绪失控,没有注意到我偷听,应当说的是实话。”
“既然范闲对珙儿的事事先并不知情,我欲把相府人脉全权相托。既然洛九真的不是最后杀死珙儿的人,我欲告老前,推他更进一步。”
袁宏道不解林相的用意:“这不是资敌吗?”
林相就是要资敌。洛九上位越早,与陛下一战就越早。
而范闲,他与相府无仇,又是婉儿夫婿,林相还是盼着他好的。范闲如此重情重义,总比冷心冷肺要好。
“我意已决。你去办吧。”林相看着悔棋数次还是没可能赢的一局,摆摆手让袁宏道离开,然后掀了棋盘。
林相不会承认,也许下意识的,他对洛九也感到佩服。也许潜意识中,他不愿与这样一个人为敌。
几日后,军方上折,请奏克城大捷之功。从主帅秦将军,到微末行伍都有厚赏,唯独洛九的封赏被暂时按下。他战功赫赫是不假,可是毕竟入伍时间尚短,连升数级直至四品已经是超常待遇,若再行封赏,实在过于恩重。因此,对他的封赏确实是有争议的。
然而出乎庆帝预料的是,文官集团竟然也纷纷附议军方请奏。言道洛九封赏的确超乎寻常,但其所立亦是不世奇功,他配得上。一时间,文武百官皆赞洛九,朝堂之上众意如潮。
只有唯三能坐着的重臣没有发声:宰相林若甫,鉴查院院长陈萍萍,和枢密院正史秦业。他们既没有支持,也没有严词反对。
庆帝沉吟片刻,准奏。
就这样,洛九受封正三品骠骑将军,成为军方举足轻重的大人物。按时人以最高官职相称的规矩,他会被所有人尊称为——洛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