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柳吉的工作很忙,早起晚归,动不动就要加班,他请了年假回去给奶奶处理后事,把寒山无崎接过来后花几个小时带他熟悉了一下环境,假期就这样用完了。
早餐可以吃他在超市里买的三明治,午餐可以吃他在超市里买的便当,晚餐可以吃他在超市里买的冷冻披萨,把吃的东西放在盘子里用烤箱加热就可以,吃完后装东西的盘子就直接放在水槽里不需要洗。不懂的事情可以打电话问他,一定要乖乖待在家里,不要给陌生人开门,不要玩水电煤气,无聊可以看动画片,看完动画片后要记得拔电源。
嘱咐完这些后寒山柳吉去了公司。
几天后,处理完工作刚准备喘一口气的寒山柳吉后知后觉地想起自己把儿子从老家带回了东京。他这几天工作太忙,回家倒头就睡,醒来洗漱一下就赶往公司,完全没和儿子交流一下感情。他掐着点准时下班,先去买了份蛋糕,再赶回家里。
“无崎,有没有什么不适应的?”寒山柳吉把蛋糕放在桌上,“这几天我工作比较忙,之后空闲的时间会多一点,到时候可以一起出去玩。”
出乎意料的是,厨房很干净,水槽里没有油腻腻的盘子,垃圾桶里的垃圾很少,桌上是披萨,还剩下一半多,是外送才用的盒子,看来已经学会了在线订购了,真聪明。
寒山无崎趴在床上:“没有。”
他身上披着被子,下半张脸被枕头埋住,眼睛专注地看着书,是《窗边的小豆豆》。
“吃蛋糕吗?”
寒山无崎合上书,坐了起来:“我已经饱了。”
“哦,那晚上再吃吧,”寒山柳吉有点可惜地把蛋糕放进冰箱,冰箱里空荡荡的,便当和三明治都没了,得买新的了,想到这里,他又问,“要和我去超市里买东西吗?挑点你喜欢的零食?”
面对零食这个大多数小孩都抗拒不了的选项,寒山无崎竟然说:“不要。”
寒山柳吉放弃了和儿子一起购物的想法:“那你有什么喜欢吃的,我帮你买一点回来?”
“我想要一个板凳。”
寒山柳吉反应过来是用来垫脚:“还有吗?”
“没有了。”
“那明天我带你出去吃饭吧,不要着急吃晚饭哦。”说罢,寒山柳吉就冲出家门去超市抢购。
第二天晚上。
寒山无崎十分后悔没吃晚饭。寒山柳吉带着他左拐右拐,走了好久。他饥肠辘辘。
木门,红灯,竹帘,是家居酒屋。
“把小孩带进来干嘛?”老板穿着花衬衫,看到寒山柳吉时原本是笑着的,发现后面跟了个孩子就皱了皱眉。
“这是由美和你的孩子?”老板娘走了出来。
“是的,”寒山柳吉乐呵呵地说,“他第一次来东京,给他接接风,您这儿的料理是最好的。”
老板嘴角翘了翘,他捏了捏鼻子:“去楼上,今天不准喝酒。”
“是。”
寒山无崎有些好奇地观察着四周。
木制的吧台上放着各种各样的酒水,带着焦炭味的热气升腾,灯光昏黄,墙壁上画着大片大片的樱花和海浪,座位之间有点拥挤。
上二楼,掀开帘子,步入包间,风格差不多,开有一扇窗,可以看到街景和夜空。
老板娘端上一份小菜和两瓶苏打水。
“薯条,一串鸡肉丸、银杏、鸡胗,今天有什么推荐的吗?”
“有新鲜的鳗鱼,很肥美哦。”
“那来两串鳗鱼肝,无崎你吃鳗鱼饭吗?”
“嗯。”寒山无崎吃起小菜,枝豆煮得软糯,吃起来很清爽,更饿了。
寒山柳吉一边把苏打水倒入酒杯中,一边介绍:“这家店开了十多年了,回头客很多,老板过去可是位大厨,手艺一绝……”
见无崎没有想听的意思,他止住话头:“你很讨厌爸爸吗?”
“没感觉。”
夜渐渐黑了下来,一盏盏路灯亮起。
和在家里的窗户里看到的也没什么差别。车流穿梭,上班族三三两两,学生打闹着经过。
小菜很好吃,父亲又让老板娘上了一份。鸡肉丸有点烫,银杏既香又糯。
“公司……老板……同事……”血缘上的父亲说着无聊的话,絮絮叨叨,他左耳进右耳出。
好平凡啊,鳗鱼肝吱呀吱呀地冒着油。
份量有点少,要吃饱只能看最后的鳗鱼饭了。
“人还不如鳗鱼呢。”
望着竹签上的鳗鱼肝,寒山柳吉感慨。
忽然,他看见一边的儿子扭过头来。
“为什么?”
男孩仰头问,他的眼睛圆圆的、黑黝黝的,眉眼的轮廓格外亲切。
寒山柳吉干巴巴地说:“因为……命运。”
寒山无崎追问:“命运?鳗鱼的命运?”
父母总能够在回答了孩子一个简单的问题这件事中找到莫大的成就感。寒山柳吉和由美一同想过很多个温柔有趣的答案,孩子是怎么出生的,父亲为什么会长胡子,太阳又是什么。
现在,孩子问父亲,鳗鱼的命运是什么。
寒山柳吉像回到了很久很久以前,从社会倒退回大学,从大学倒退回高中,他回到了最年轻气盛的时候,闷头在家里敲着键盘,破解一个又一个充满彩蛋的软件,宣布未来是电子信息的时代,暗自发誓要成为世界第一的计算机专家。他在网络上结交了两三位好友,下课后就如同翻着饭店菜单一样翻开各个企业的网站,他们谈论自由、谈论权威,当然更多的还是谈论计算机。
他的世界里除了家人就是计算机,他和周围人聊不来,和班级里的人的交集就是拿出自己的作业给他们抄,自来熟的同学突然揽过他的脖子骄傲地说他的数学物理每次都满分。
“……鳗鱼,鳗鱼的人生有六个发育阶段,”寒山柳吉开始诉说,明明没有喝酒,他却像醉了一样,用着一种变幻莫测的语气,“它很特殊,因为人们还没找到它的产卵地,你知道什么是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