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就有一部分人觉得盐神温和谦让,退避战火的政策,才能给他们安稳的日子,而岩神征战多劳,根本不适合当他们的神。
在尘神陨落后,有相当一部分归离集的遗民跟随了盐神,当下盐神尚在,只是不知她带着那群遗民逃往了何处。
“帝君,璃月眼下应革故鼎新,改正朔。”大殿上,负责历法星象的「天玑星」如是与岩王帝君说。
改正朔即指定唯一纪年的年号,修订历法。
历法的作用极大,跟百姓们的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
如果能系统把历法合理规整好,璃月必定永世兴旺。
「天玑星」提出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建立“灵台”,改造现有的圭表,浑仪等放在灵台上,观测日影,月亮盈亏,星星位置。
其次是以观测出来的结果作为依据,重定义“日、气、朔”。
后两者较容易理解。
“气”,则是节气。「天玑星」计划规整合适的农业天气,以作为一个节气,待到全部节气轮完,便才能算得上一个回归年。
“朔”属于“月相”,月相关乎气运。测算气运,也是「天玑星」的擅长。
唯一让「天玑星」测不准的是“日”。
按以往的习惯,“日”指的是太阳日,人们常常以太阳上山,下山作为标准,去划分白天黑夜。白天和黑夜简单相加起来,则为一日。
但「天玑星」表示,此等方法已不再适用于璃月前进的要求。
在进入七国秩序的时代,各国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只会越来越密切。
为了能更好地对标衡量各个经济活动,璃月便不能再以这种粗略的方法来计算关于“日”的历法。
所以「天玑星」认为,需要有精准,有规律的数字,来衡量这个“日”。
为此「天玑星」请求帝君派人搬来归离集的“晷”到璃月港来,然后,再结合他观测的星象,在此基础上再修改“晷”。
“晷”其实是石制的圆盘,南高北低,上端为北,下端南,有一根针穿过石盘中心。其原理是利用太阳投射影子,来测定和划分时刻。
此物原是归离集子民共同的智慧结晶,岩王帝君不同意将那石盘搬来。
同样的,他也不准许任何人,搬走或破坏归离集的任何遗迹。
「天玑星」吃了瘪,便不敢再提了,暗想仿造一个,放在“灵台”上便罢。
下一个发言的是「瑶光星」,她支支吾吾,似有所言,又不能言。
“帝君,我有一事……”「瑶光星」停顿,思考要怎么去向帝君表达,她那女儿胡妁,可能知道那位名叫归终的尘神身在何处。
“但说无妨。”钟离望向「瑶光星」道。
在商议正事时,他希望臣子们都能畅快直言,除了归离集一事不能让步外,其他的,他皆会放手让子民们去尝试。
这是钟离从归终那儿得来的道理。
她说,人类只要稍加引导,就会诞生许多始料未及的智慧,即使身为魔神,也不可过多干涉或少看人类的奇思妙想。
钟离一直记着,直至现在也不曾遗忘。
此时「瑶光星」在心里想过了无数种呈言方式,良久后,她才说出这含糊句话来:
“帝君,码头那边有个村庄,生长了一片琉璃百合,目前是一个叫阿胜的男孩在打理,我女儿胡妁与他认识,但能解帝君之忧。”
其他在场的七星都齐刷刷看向「瑶光星」,皆为一惊。
掌管民生的「天枢星」也听闻过此事,的确,阿胜那一户人家,自搬来璃月后就很古怪。
尤其是那个“阿锦”,前些日子四处传是花神托梦让她种的琉璃百合,后来不知为何直接失踪,她的弟弟阿胜到处求助都找不着她,也算怪事一桩。
在七星眼里,这原是件小事,岩王帝君却在这时纵身跃起,急跃而前,如大风刮过,流光幻影,掠过了众七星。
但到大殿门口,他驻足停下,回头道:“瑶光星,你命令千金随同到达码头,我有话问她,必要如实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