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即将开始的中国大奖赛,李森屿做过心理准备,可当这一刻真的到来时,脑袋里紧张的小人还是不由自主冒出来。
无线电没问题又能怎样,李森屿不知道他是否能精准执行车队接下来的指令。
他是一个拥有驾驶儿童遥控电动车经验的长跑运动员,没关系的。
加油,加油,加油!
李森屿给自己打气。
但失败了。
他是靠腿出成绩的,不是四个轮子!
李森屿下意识攥拳,眼前跟小型手持计算机一样,拥有复杂按钮、旋钮、屏幕、拨片,配合花花绿绿指示贴的方向盘让他一阵头晕,虽然有肌肉记忆帮忙,他也已经死记硬背上面的按钮了,可还是不放心。
倘若是驾考车一样普通的圆形方向盘,且操作简单也就罢了,这布满密密麻麻的各种键子,如同精密仪器操控面板的车手方向盘,不来个几百页说明书都对不起它的复杂程度,李森屿心里没底。
他活动下有些出汗的手,想把手套摘下来蹭蹭出汗的手心,却无意中按到方向盘背面的拨片,吓得他赶紧把手从方向盘上弹开,心脏都蹦出来了。
还好赛车没有反应,这才松了口气。
赛车发动了。
伴随着引擎的咆哮、车身的抖动,以及两侧拿走暖胎毯离开赛道的机械师们,李森屿掌心不再出汗,但如同在数九寒天的冬日冻透了一样,没有一点温度。
为了不让人看出自己紧张,李森屿目不斜视紧盯前方,放下头盔护目镜。
他以前参加国际赛事,面对那些世界顶尖的长跑对手时都不曾紧张,现在他又想上厕所了。
明明五分钟前去过。
回想昨天下午,中国大奖赛第二次练习赛进行到29分钟时,李森屿穿了过来。
同一时,赛车撞上护墙。
巨大的撞击让李森屿根本来不及思考这一切为什么会发生,失去了意识。
等他再次醒来,就在医院了。
然后就是一系列令人咂舌的事情。
决不能再次发生!
紧接着他闭上眼,做了一个深呼吸的动作。
呼——
冷静。
冷静。
再冷静。
又失败了。
平常的疏解方式根本没用,李森屿的呼吸肉眼可见变得急促起来。
暖胎圈开始。
李森屿还没调整好,他缓缓启动赛车,跟在约翰后面,身体又是在不受控制的情况下,转动方向盘,脚踩油门,跟前车一样,让车身左摇右摆,以便轮胎能尽快达到最佳的工作温度。
万事开头难,但任何事情只要敢于迈出第一步,勇于突破,总会变得容易起来。
暖胎圈平安结束,李森屿把车停在发车格上,随着20辆车全部停稳,安全车就位,中国大奖赛正赛即将开始。
刚刚一圈下来,那种紧张的情绪平稳许多,现在李森屿仿佛站在赛道等发令枪响,他精神高度集中,全身上下每一个细胞,每一块肌肉都在等待激动人心的一刻到来。
他顾不得其他。
五盏红灯逐一亮起,熄灭,比赛开始。
毕竟是名运动员,还有原主肌肉记忆的加持,李森屿反应速度极快,红灯全部熄灭的瞬间,他弹射起步,驾驶57号赛车挡住后方车手进攻的同时,迅速追上前方一个车身远的约翰,轮对轮的较量一直持续到进入一号弯前。
两车几乎同时入弯。
车迷看台一阵欢呼。
在接下来的2、3、4组合弯中,李森屿试图超越约翰。
不知道是身体不受大脑控制的缘故,还是第一次驾驶赛车心中仍然对比赛有敬畏之心,他心有余而力不足,每当李森屿觉得能超越他时,就会被约翰短暂的拉开距离。
两人实力上的差距确实不容小觑。
出了4号弯,约翰直接把距离拉开,比李森屿先一步进入5号弯。
要输了?
李森屿不允许。
不管以前埃尔森开的有多烂,他都要扳回一城。
他不服!
亨利提醒:“埃尔森,这是第一圈,注意轮胎管理。”
这样的较量在埃尔森身上是不曾存在的,更确切的讲,每次他想要跟人争位置,结局必然是惨烈的。
冲出赛道、碰撞、上墙、失控……
车队早就习惯了。
如今刚开始就开的这么凶,想从约翰手里抢位置,结果可想而知。
而看到这场景本该紧张到攥拳,大气不敢喘的车队人员,现在一个个面无表情,麻木的盯着P房内的转播屏幕,好像那画面里没有基恩车队,而他们也不是基恩车队的车组人员。
大家都在静候李森屿冲出弯道,结束比赛,至少在这两年里,每次都是这样。
然而当比赛进行到第三圈赛会宣布可以开启DRS,大家惊奇的发现,埃尔森不仅没有因为冲动追击冲出赛道退赛,也没有失误上墙,反倒依然紧跟约翰。
虽然差距仍在,甚至不断扩大,但后面同队的队友也始终没能把距离缩短。
作为领队的霍恩·科尔看到这一幕忍不住说一句:“这还是那个埃尔森吗?”
是啊,这还是那个埃尔森么。
谁也不知道,此刻在赛道上,坐在KN31驾舱里的,不再是那个纨绔子弟了,而是把“赢得比赛”“拿下冠军”当成终极目标的李森屿。
被问的亨利没回答这个问题,他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只是阐述令人震惊的事实,道:“刚刚他还过来问我比赛策略。”
霍恩跟他被问时同样惊讶的表情:“真的?”
几秒钟后道:“那要好好看他这场表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