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胥是摇摆不定了:是自己写话本,还是借用祖先留下来的瑰宝。若是自己盗用了西游记的故事,也不知祖先会不会原谅自己。读书人的事情怎么能算是偷呢。同样是读书人,借用祖师爷的故事来养活自己,应当是不过分的吧。他这也算是在外的游子了,祖先应道会体谅他的不易的。
于是叶胥决定写两本,一本是自己构思的内容。另一本就是在他那个时代流传下来的名著西游记。这么想着,叶胥的行动也算是利落,当下便先根据原本对名著的记忆,默写了前几篇的内容。叶胥也知道一天时间根本是不够他同时写两本的。
而且,他写话本也只是构思了一个大纲,具体的情节还是要详细的写。于是叶胥用了一天的时间,把西游记的前几章默写了出来。对于故事的情节,叶胥也只是记得事情的大概。具体的细枝末节只能靠他来润笔了。
到了下午,叶胥觉得自己不仅要默写话本,还要磨墨,有些麻烦。想着反正自家小夫郎也没有什么事。就想让自家小夫郎来帮他磨墨。红袖添香什么的,他也想体验一把。陶青在叶胥的软磨硬泡之下同意了叶胥的请求。
令叶胥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虽然搞定了小夫郎。但是书房里面却没有多余的交椅给自家小夫郎用。最终,叶胥也没有享受到红袖添香的待遇。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椅子,陶青只是磨墨,总不能在他怀里磨吧!
再说了,叶胥这次是干正经事的。加上叶胥又舍不得自家小夫郎一直站着磨墨。所以陶青磨墨的事情就此作罢。最终也是叶胥自给自足。于是在叶胥写完了第一篇的时候,就找到了叶父,想着既然是叶父找人定做的这套书案。那在打一把交椅肯定是没问题的。
叶父在听完叶胥的请求之后,只是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叶胥打的是什么主意。叶胥见叶父好像是误会什么了,急忙的辩解:“是青儿帮我磨墨的时候一直要站着,这老是着站着对腿也不太好,就想着再订做一把交椅,以后青儿要是帮我磨墨的时候,也不用太累。”
叶父见叶胥并没有像做什么出格的事情,知道是他想多了。说道:“我这也没说什么,你这孩子,这么急做什么?”叶胥心想,您的那一眼可不像是没想什么啊。
这么说着,叶父算是应下了叶胥的请求。叶胥见叶父这般模样,知道叶父算是同意了。但是叶胥心中还是想早点与小夫郎独处。毕竟独处有事也是能增加感情嘛。
又添了一条,告诉叶父说是能不能早点做,最好是明天就能拿过来。叶父刚想说话,叶胥就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做的那么快肯定是不行的,慢工出细活。若是做好的交椅,自家小夫郎坐着不舒服了怎么办。毕竟小夫郎身娇体弱的。
叶父见儿子摇摆不定的模样。只好将真相告诉他,那制作书案的木工与叶父认识。做交椅的时候自然是尽心尽力的。告诉叶胥不必担心质量问题,是熟人,质量上也放心。叶胥见叶父这么说,也算是不太担心交椅的质量问题了。若是那交椅的质量真的不行的话,就让陶青做他的,他坐新的。
别说是叶胥担心椅子的质量问题,就连叶父也是不会让陶青受苦的。陶青也算是叶父看着长大的孩子。叶父又怎么会让自家孩子受苦呢。更别说陶青还是一个小哥儿了,哥儿本来就不如男子强大。等叶父把交椅拉回家的时候,陶青一眼就爱上了那把交椅。
那交椅是按照小哥儿的身体特征制作的。不像叶胥的那把交椅那般宽大。陶青的这把交椅很是小巧,那靠背上还刻有陶青最喜欢的小兔子图案。两只小兔子在草地上玩耍。
那木匠师傅把小兔子的憨态刻画的惟妙惟肖,生动极了。陶青很是欢喜。叶父在交代定做交椅的时候,就说明了是给自家儿夫定做的。那木匠陶青和叶胥的喜宴上是见过陶青的。
印象深刻的是那小哥儿长得一副讨喜的样子。身高大概是到叶胥肩膀的位置。于是木匠按照记忆中的陶青的身量,制作了这把交椅。在刻靠背的时候,那木匠不知道该刻些什么好。
像陶青这般年轻的小哥儿肯定是不会喜欢牡丹那般的鲜艳之物的。喜欢牡丹的一般都是家中主母之类的夫郎或者妇人。陶青这般刚刚嫁人的夫郎,木匠实在是不知刻什么好。他也是第一次接专门为嫁过人的夫郎专门定做交椅的活。
还是妻子告诉他,这哥儿一般是喜欢毛绒绒的小动物,不如刻个兔子试试。于是两只小兔子便出现在了专属于陶青的交椅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