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不少孩子和苏海棠、杜春杏一个学校,更有一个年级一个班的,苏海棠学习好在全校都是出了名的,年年三好学生上台领奖,哪能瞒得住人,大家听见陈韭花说浑话纷纷为苏海棠正名,尤其是那些心思不纯的——
“我家小子说海棠年年都是年级第一名,次次上台领奖被校长表扬,怎么会考不上大学,不会是你陈韭花不想让她上吧。”
“是啊,我听说春杏学习差着呢,次次年级倒数,这次考上大学连老师都说她走了狗屎运。”
“听我家小子说,海棠是他们班的数学课代表,学习不好能当课代表?韭花,海棠肯定能考上大学,那个工作介绍给我们家大妮吧。”
“凭啥介绍给你家大妮,我家二丫和海棠一般大,要说换人就该我家二丫。”
“我闺女昨天还说春杏都考上了海棠怎么会没考上,肯定是通知书还没到,那工作也不等人,韭花,咱俩可沾着亲,那工作你不能便宜外人。”
陈韭花见这些人都冲着工作来急了,她狠狠剜了苏海棠一眼:“没考上就是没考上!平时学习好有啥用,关键时候掉链子,真有本事就得像春杏那样,高考考好,平时考再好高考没考好都是白搭!”
“我高考怎么没考好?我高考考了630分,全县第三”苏海棠仰着头理直气壮地说道。
“你骗人!”
“成绩就在学校公告栏里贴着,是不是说谎咱们一块儿看看去。”苏海棠冷笑,又问陈韭花:“她杜春杏考了多少分?你敢说吗?
“我,我不知道。”陈韭花懵了,当然知道杜春杏考了多少分,但她没想到苏海棠比杜春杏高了快两百分,嚣张气焰顿时全都泄了。
“你不知道我知道,你怎么会不知道,她回来不就告诉你了吗?哦,我知道了,你是不敢说吧,你不敢我却敢,各位叔伯婶子,大爷大娘,”苏海棠对着村民道,“她杜春杏考了452分,和我报了同一所大学,相同的专业,她三天前就收到录取通知书了,偏偏我没收到。”
苏海棠话音一落,村民哗然,俩人差了将近两百分啊,苏海棠怎么会没收到通知书?有不少人回味着这话,察觉出不对劲来——
“苏海棠这么高分数没道理考不上。”
“陈韭花你家出了两个大学生多光荣,说不定村里还要表彰你呢,干嘛藏着掖着。”
“这还用说,怕花钱不让海棠上呗。”
“是想让海棠去城里打工挣那四十块钱工资吧。”
“海棠的通知书不会被杜建设卖了吧?”
这话一出,村民们突然都沉默了。
原来前日杜建设和人喝酒,其中一人说起弟弟高考考砸了,八成落榜,杜建设喝的晕晕乎乎,吹嘘起想上大学还不容易,只要有一千块钱根本不用考,他有门路买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当时大家还笑话他喝醉了异想天开,用别人的录取通知书怎么去上大学。
这事儿被当成笑话传了出去,村里不少人知道,还真有动心的问他能不能便宜些,杜建设坚决不认能买卖录取通知书的事儿,只说他那天喝多了胡说。
原本大家只是当成笑话说一说,可此时一提,却不得不让人怀疑了。
“会不会是邮递员忘了送?要不然去问一问?”
“对对,还是去问一问,上大学可是大事儿。”
“可能不是同一批寄过来的,说不定过几天就收到了。”
村民们议论纷纷,有人好心,出来打圆场。
陈韭花紧张的心慌气短,大热天后背出了一层冷汗,她硬着头皮狡辩:“春杏人漂亮嘴又甜,是个人只要眼睛不瞎,都会选她不选苏海棠!”
哈哈哈——村民们哄笑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