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爆炸发生前,飞行器失联一事就调走了大部分人员,如今又出爆炸案,称得上雪上加霜。
调查局和警方立马进行人员调度,协助缉毒队伍共同攻克难关。
张亦跃跟他的老搭档田锦和被匆忙地从一起连环入室抢劫案中借调过来,不过那起案件已经接近尾声了。
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查清楚死者的身份。
现场已经支起明亮的灯光,最早赶到的□□处置小组对现场进行排查,避免二次爆炸,紧接着是消防部门扑灭爆炸引发的火灾。
经过层层确认后,一众法医才做好防护措施,进入现场,对尸体进行尸检。
空气中有浓浓的火药味和焦糊味,还有一种锐利刺鼻的金属味。
法医们拍照记录下尸块的落点、特征、残存的衣物等等,尽量提取可能的生物信息。从事爆炸分析的专家针对现场的爆炸痕迹和□□残骸分析炸弹型号。
一切井井有序地进行着,所有调查人员都提心吊胆,大场面他们并非没见过,但从未像现在这样不安。
秩序之内潜伏着呼之欲出的动荡。
就像老式电视机的雪花屏,刺啦刺啦,紧盯着,内心油然升起莫名的恐慌,仿佛下一秒就会出现可怕的镜头,骤然失序。
航空公司中央大厅。
经过初步调查,交管部门已经有了怀疑方向。
一位姓陈的老院士提出一种说法,“目前最大可能的原因是失联的几架飞行器自身出了问题。可能被植入干扰器,将预先设置的信号反馈给我们,所以监控中心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异常。”
说罢,调出失联飞行器整个航行过程的数据。
“这里可以明显看到异常的射频峰值,说明这架编号为T-BX9-045的飞行器真正失联时间就在上午10时左右。它跟同批次正常行驶的飞行器相比,惯性导航数据存在偏差。这些都可以佐证我们现阶段的观点。”
“如果真是这样就糟糕了,那个干扰器一定是同时干扰了飞行器的定位系统、惯性导航和ADS-B系统。”这三大系统看似相互印证,可如今却构成了一条脆弱的信任链,产生出乎意料的盲区。
“不过,当下最重大的问题反而不是这些,是燃料。”
这个回答结结实实地敲在所有在场者的心头。
燃料才是致命问题。一旦供能不足,恐怕飞行器将会承载着若干乘客彻底迷失在茫茫宇宙中。
傅成颖问道:“这些飞行器的剩余能源可供它们活动的最大范围是多少?”
航空公司已经根据以往的能耗规律计算出了一组数字。
数据很快就下发到搜查队伍中,要求以技术人员估计的失联地点为中心,以此距离为半径进行多方向搜查。
同时,交管部门也没有放弃继续给失踪飞行器定位。荧绿的矢量网格背景下跃动着密集的航迹符号,失联航班的预设航线被投至中央。卫星系统数据流在下屏不断刷新,操作员连接各大基站,接收实时搜索信息。
陈院士给出的这个结论对于季星光来说是有些出乎预料的,他听后只觉心底一沉,当即暗自叫人去检查失联飞行器近期的维护记录——这也是居心叵测者能动手脚的地方之一。
季星光焦虑不安,一抬头就撞上了傅成颖掠过的视线,仿佛她已经洞悉一切。
季星光在心中默念,祈祷千万不要受到这次事故的殃及。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个人都在用自己仅有的碎片去拼命地填补未知全貌的拼图。
□□工厂爆炸案终于有了进展。
“查到这些死者的身份了,他们都是南城制药厂的员工。”张亦跃带着法医鉴定中心开具的最新消息赶来。
参案的调查人员纷纷迎上去,团团围住。
“这五个人分别是:物料管理员金濉,质量检验经理康宿,物流经理葛志业,以及采购员唐乐飞和向泳明。”张亦跃把死者的资料一一分给大伙。
“这还是痕检部门在现场找到一个被炸得变形的工牌,费尽千辛万苦还原之后才确定了死者是南城制药厂的人,接着就去制药厂调员工信息,最后确定了另外四个人的身份。”
“爆炸是意外还是人为制造,目前还在分析中。我们能做就是查清几名受害者之间是否存在特殊联系,以及他们来到爆炸地点的时间、是否留有影像证据或者目击证据。”说话的人是沈儒秉,他这次也是临时接到通知来执行任务。
白日危机之下,不同于以往调查局的内部任务,现在正处于多方联合阶段,必须要出一个能镇得住场子的人全权指挥,否则各有想法,势必产生纠纷,拖延效率。
看过资料后,田锦和细心地发现问题,“这几名死者基本都处于物资供应的岗位,工作交集应该会很多。”
“这么说,他们对于制药厂物资的投入和输出有一定了解。”
联想到被爆炸打断的行动背景,众人不由得将这五个人的死和张环柔提到的毒品联系到一起。
沈儒秉了解到不久前南城制药厂报案称实验室遭到入侵,据说经过清点后,并没有发现有东西丢失。
“这两件事会不会有联系。”
他立马叫人去调取盗窃案的资料。负责这起案件的人员带着材料来到专案组会议室,他们也由此得到一个消息。
“经过调查,一个名叫‘马井福’的老机械修理师傅有很大嫌疑,他在工厂断电后就失踪了,目前还在追查他的行踪。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他一个月前收的徒弟‘赵恒’也随之消失,二人疑似为同伙。”
嫌疑人照片被展示在屏幕上,在场的不少人都为之一惊。
沈儒秉低声道:“怎么会是他。”
与此同时,得到了全部乘客资料的傅成颖也在名单中看到了熟悉的人名。
“他怎么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