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他们又向其他星系发出紧急援助的请求。
如果一切顺利,至少他们还能挺一段时间,可再次出乎意料的是,不仅没有星系向他们提供帮助,主星更是发布了相关法令,明确禁止星系之间的人口转移,彻底封锁了两星系。
理由还是一如既往的“有理有据”——防止疾病扩散。
这下彻底断了他们的后路。
赵祈宋跟着救援队伍来到比尔姆星的时候,看到的就是黑压压的世界,唯有几盏临时搭建的高塔散发着不明不暗的光,可见度极低——能源都被用在了更需要的地方,甚至连基本的照明都降低了优先级。
他们的援救队伍并不是由主星或者其他星系组织的,而是来自各地的人自发组建的团队,其中就包括了不少医学领域的专家,虽然不至于给当地患者的病情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好歹算是出了一份力。
比尔姆调查局的队伍在调查记忆错乱事件的过程中,竟然发现自己人也中招了。
傅成颖当机立断,又为了调查队伍增设了好几种筛选机制。
现在他们每天都要进行三次测试,测试的内容都是大数据筛选的记忆错乱者和正常人的差异,只有完全通过测试的人才能够继续留在队伍。
这份测试还在不断的更新中,并且每天都要定时发送到比尔姆首府各个机构,还有一些重要领域的组织、机构,一旦排查到记忆出现问题的成员,都要进行暂时的隔离,还要对这些人进行严格的盘问,他们企图从这些人的经历中找到记忆错乱的起因。
比尔姆星系虽然陷入了黑暗,但它本身就像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球,不断地消磨自己的能量。
短时期内白日基地关闭对星系的影响可能体现不出来,但是长此以往,肯定会引发严重的社会动荡。
而且,应急能源不能毫无节制地使用下去,否则在他们再次迎来光明之前,就要陷入更彻底的黑暗了。
那时的后果恐怕不堪设想。
各地已经有不少的电力系统因为长期持续工作并且没有外界能量的补充而瘫痪了,能源供应链和基础设施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这样的紧急报告如流水般源源不断地涌入首府,整个星系自上到下无不为此神经紧绷,充满了压力。
气温在急剧下降,天寒地冻给黑暗中的人们带来的只有消极。
他们都知道,再继续这样下去,恐怕比尔姆就连最基本的食物和医疗资源都无法拿出来了。
崩溃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已经被弓弦勒得泛白。
这天,比尔姆首府收到消息,说各地都提出增大能源投入的申请。
人无法长期忍受没有光源的生活,悲观消极的情绪比疾病更加迅速地传染到人群中,他们能够隐隐约约感受到的是在消极下面潜伏的暴|动因子。
这种情况下,本应该按各地的要求加大能源和资金的投入和支持。可是首府似乎另有想法。
格乌隧道在几个月前已经建成并通过了测试,已经顺利投入使用了。现在这条贯穿了格乌群山的通道每天都在源源不断地运入物资。
被严严实实保护起来的潼海工程已经进行到最后的阶段,即使从太空向下观察也无法发现这片海域是目前比尔姆星系最明亮的地方。
以这座大型海上城市为中心的潼海海域始终都保持着可以持续进行施工的明亮环境,作为该项目的总负责人,章长民带领专业的检测团队不知道第多少次跟踪监测建筑结构的各项指标。
他正在监督的工程并不是这个海上城市,海上城市已经正式投入应用了。实际上所有人都在为之努力的是另一项工程,一个掩藏在丰瑜星暴|乱之下,和海面、群山工程完全对不上账的另一起大工程。
为此,负责此项工程的天枢集团几乎将全部的可用的力量都转移到比尔姆星系,留在主星的只剩下了一个空架子。
在这种极端的紧张状态中,比尔姆星系并非没有好事发生。
唯一值得庆幸的恐怕就要数专家学者在幽隐症方面有了突破。
有人提出看法,导致这次疾病的病原体很可能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病毒。
“我们面临的疾病也许超出了传统病毒感染的范围,神经系统的异常也可能并非仅由生物性病毒引起。”
这个新奇的观点很快就引起了众人的关注,并且大家都试图从这方面找出印证的例子。
这个观点是赵祈宋提出的。而她的灵感则是来自于从闻朝身上发现的赫耳忒毒素。
如果这个说法得到证实,那将意味着他们对幽隐症的推论从传播机制到症状表现,甚至未来的预防和治疗都将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后来随着确诊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经过专家和学者团队的共同研究,他们最终确定该疾病的起因很可能与脑机接口有关。
这个消息一经公布,迅速引起轩然大波。
调查局的人也因此联想到记忆错乱事件。
经过一段时间的分析比对,最终证实了这个猜测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