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行葵也跟着在后面点头。
隋先生才又开口:“三姑娘年纪刚好,可若是能四五岁便开始接触,只怕学的更好。但四姑娘年纪又太小了些。”
隋先生说完后,在桌案上摆了东西。
分别是,琴棋书画四样,还有绣棚针线等。
“这是你们寻常该学的。”隋先生道,“可,这些我希望你们也要学。”
隋先生从桌下掏出几本书叠在桌上。
明行葵字认得不全,只依稀瞧见那几本书的字写着,诗经,尚书,礼记等。
明行可明显有些吃惊:“先生,这些书是我哥哥学的。”
隋先生的目光落向她:“是该男子学,可女子要自强,也要学。”
这道理,明行葵是知道且认同的,只是倒是苦了明行可的脑子。
生在这个时代,长在这个时代,定然对于这个信息有些难以理解。
明行葵只幽幽抬头看着上面的隋先生。
这位隋先生身为女子,能讲出这样的话,究竟是什么来头。
*
中午的时候,在隔壁慕学斋上课的明行诚特地跑过来瞧。
“如何。”明行诚笑着问明行可,“你们学了什么?”
明行可正想着刚才上课隋先生说的话,一时间没抽神理他。
明行葵听见话了,胖胖的小手从桌上拿了本礼记道:“礼记。”
明行诚见状吓了一跳:“你们先生,给你们学这个?”
明行诚没敢多停留,尝了明行葵的午膳又回到慕学斋了。
*
明行葵上完了一天的课,到了申时便放了学。
走出精舍的时候,隔壁慕学斋还有明行诚朗朗的读书声。
明行葵是放了学,可明行可还待在精舍。
隋先生说,明行葵年纪小,往后只要下午申时便可以回去了,多学了反而不好。
明行葵要为这位隋先生大大的点赞了,不过如果能早上再起晚点就好了。
以后便要每日早上辰时先去给小沈氏请了安,再和明行昭,明行诚和明行可一同去学馆。
这么一想,还有三个小倒霉蛋一起,也不算是坏事。
*
全嬷嬷这几日常常嘀咕,上次来给小沈氏请安的那个海如到底是什么人,全嬷嬷查了当时沈氏刚嫁进来的时候带的册子,上头记了当时沈氏从沈家陪嫁过来的丫头婆子陪房等人,可全嬷嬷翻遍了那册子也没找到那个叫海如的。
全嬷嬷想去映湖斋问个清楚,却又有些怕招惹到明行昭,这事只能作罢。
明行葵上了好几日的学,才发现这位隋先生也是个性情之人。
隋先生上课从来不带板子要打手,问问题,若是答不上来的便继续看了书,接着答,若是还答不上来便问不解的地方在哪,一一解了后,便能答上来了。
明行葵心里暗暗感叹隋先生真是为人师表,不像隔壁慕学斋的那位先生,隔了一间屋子加几步路的功夫,便能听见明行诚被打手板子的惨叫声。
好不容易有天休息。
隋先生见两个女孩子终究要抵不过了,便放了休息一日。
明行葵本预从晚上睡到第二日晌午,谁知到了第二日辰时又醒了。
明行葵一屁股坐起来,看着窗外热烈的阳光,气的只怨恨这个可怜的作息。
醒了也就醒了,吃了早膳又往鸳鸯厅来。
小沈氏见她也是一脸稀奇:“春词怎么来这么早,不是昨夜说了不必来请安了吗?”
明行葵有些怨气的说明了原因,小沈氏笑着捏了捏她的脸。
“醒了也好,你用完午膳再让红烛看着你睡会。”小沈氏对她道,明行葵点了点头。
“对了,本来要同你说件事的。”小沈氏笑了,“过几天,隋家要来咱们家做客,本欲是来瞧你们先生的,知道隋先生现在在咱们家教书,便一同过来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