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槿第一次见到顾洵,是在晚自修结束后的走廊上。
那是她来南溪外国语的第二年。
南溪是江州的一个沿海小城,市内的重点高中就那么两所,南溪外国语算不上重点高中,但却凭着严苛的训练与极高的一本率在南溪的中考分数线上占到全市第三名,位置也不比其他重高,在南溪市的边界,说的好听些,就是在山区,胜在地价便宜,占地面积广,全校学生统一住宿,无一例外。
不论什么学校,多少都会沾点裙带关系,南谦然的父亲人脉广,委托了校长,把中考分数没够到普高线,本该在私立学校读书的南谦然丢到了南溪外国语吊车尾的班级,学习氛围也比在私立高中好些。
分数上不了重高,但上个好普高绰绰有余的夏槿来到了南溪外国语学校,发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初中同班的学霸解琛是市重高的好苗子,因为中考失利进了南溪外国语的重点班,初中和自己成绩相仿的好友宋夏被分到了自己隔壁班,陌生环境里熟悉的朋友,让夏槿的不安淡了许多,寄宿生活倒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孤单。
在不算孤单的氛围中,夏槿懵懵懂懂地度过了高一生活,第二年文理分班,晚自修结束后,宋夏趴在走廊栏杆上研究夏槿的成绩单。
她的成绩构成很奇怪,全段六百人,政治排名排到了段里第十,化学成绩排到了段里第三十,历史物理成绩中等,地理生物与英语则在全段垫底。
“你这到底选文还是选理啊?”宋夏打着哈欠问道:“你要考美院吗?”
“嗯,走艺考。”夏槿应声,犹豫了一下,开口决定:“选文吧,集训期间我还能背点知识点。”
夏槿转头看向宋夏,问:“你呢?坚定不移地选文?”
“嗯。”宋夏的眼梢带笑,骄傲道:“我文科好。”
“也行。”夏槿声音轻松欣喜:“那我们文科班见。”
高一生活就这样有条不紊地过着,直到高二上册的九月,她遇见了顾洵。
日记里写,那是九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有晚风,在短袖外面套件长袖校服,很舒服的温度。
晚自修结束,她在短袖校服外套了件长袖外套。
“诶,他们说一班有个男生很帅,陪我去看看。”宋夏写完作业跑去夏槿的后座坐着,看夏槿默了半天英语作文,最后还是忍不住将头凑到前排夏槿的耳边说。
“谁啊?”
“顾洵,听涂思韵说是段草。”
夏槿恰好落笔,想了想,写好了最后一个字。
“走吧。”她理好书包,任由宋夏挽着自己手,任由她拉着自己,装作不经意地走过一班门口。
直到余光中,自己的对面隐隐约约多了个影子,宋夏在自己的手肘上,不着痕迹地掐了下。
夏槿了然,抬头看向来人。
“这就是你说的段草?”夏槿揉了揉眼睛,努力去回忆刚刚迎面走来男生的模样,极度模糊的一张脸,她甚至一个五官都没记住,耳畔宋夏一句“好不好看”还在回响,她顿了下,老实说:“我没看清。”
宋夏侧头看了她空空的鼻梁,没戴眼镜。
“明天的晨会他应该会代表一班上台。”宋夏在她耳边低语,挽着她往楼下走。“明天记得戴眼镜。”
第二天晨会,去操场前宋夏还冲她扬眉提醒她留意,夏槿身高不高,满打满算一米六,站在队列的前排,但和主席台还有一段距离,听着千篇一律的发言动员,她兴致缺缺地站在队列里打哈欠,听见主持人说:“下面有请本周值周班级,高二一班代表上台发言。”顶着清晨七点半的太阳抬头,远远瞧见了一张被阳光照得白皙的脸,以及架在男生鼻梁上反光的眼镜。
伴随身侧传来的几句窃窃私语。
她颇有耐心地盯着主席台看了一分钟,发现从她的角度只能看见挡住大半张脸的演讲稿及男生的头顶,索性放弃,低头踢起脚下的塑胶。
那次以后,尽管夏槿与宋夏在与那位她一直记不住脸的段草打了无数次照面,班里女生提及时,依旧想不起那张被评为段草的脸,脑子里只有他鼻梁上的那副金丝眼镜,再后来会考逼近,课间她窝在班里足不出户地背化学公式,慢慢地淡忘了有这么个人的存在。
直到在化学离开自己的学业生涯以前,凭着还算看得过去的化学成绩被分到学校的化学会考培优班提分。
培优班是按照段里排名取每科段前五十的学生,集中在一起利用一节晚自修攻克压轴题,进行提分训练,夏槿和班长于鸣溪代表文科班,拿着还算靠前的排名被送到培优班,在每周三第一节晚自习时在综合班集中上课。
而夏槿和于鸣溪并不熟稔,在培优班时,夏槿总是自己找个最后一排的抄笔记,以防被老师叫到,又或是坐到解琛的后排,赶不及记笔记时借他的笔记一用。
直到学考的前两个月,那天下了好大的雨,夏槿和宋夏的伞落在了宿舍,被淋了一身,索性直接回宿舍洗了个澡,头发还没干透又撑着伞掐着点赶来上课。那天来得晚了些,倒数第二排只剩一对位子,她在靠窗的位子坐下,旁若无人地把头发散了好晾干。
老师在讲台上讲着上周剩下的压轴题合集,夏槿抬头看了眼黑板上已经写了1/3的解题过程,慌忙从书包里拿本子记录,忽然听见有人低声问他:“同学,这儿有人吗?”
她一回头,一张自己一直没记住的脸就这样快速地刻画在自己的大脑里。
白得干净的脸,深棕色的瞳仁,眼尾长而翘,鼻子很高,架着那副夏槿记忆里的金丝眼镜,他蹲在地上,估计是迟到了从后门俯身进来的,一手撑着椅子一手领着包,脚边还丢了把湿漉漉的雨伞,颇有耐心地等着夏槿的回复。
“没人。”夏槿压着嗓子不太自然地说,在自己脸红前,将目光转移到黑板上,忙乱地记下解题思路。
这回记住了。
他的眼睛很好看。
是杂志上说的桃花眼。
前排传来新的试卷,她抽了两张放在中间,转身传阅,不经意地看见他在试卷上写上名字——“高二一班顾洵”。
就像名片一样,这个名字配上那张清秀的脸,深深存进了夏槿有关高一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