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燕和伊莉莎白李聊得还算投缘,她亲切地询问了周海燕在华夏的生活,以及她喜不喜欢美国诸如此类的问题,又问了她对一些平时带人接物的方法。
伊莉莎白李是一名美国富商的遗孀,曾经任职于大名鼎鼎哈克公司,是一位长袖善舞的职业女性。周海雅出于礼貌每一个问题回答的都无比谨慎,最后伊莉莎白李非满意的挽过她的手臂:“亲爱的华夏女孩,我认为你非常适合加入我们的团队,你愿意做我的助理吗?”
周海燕:所以这是现场版的boss直聘?她要加入慈善组织吗?听起来似乎还蛮不错?
周海燕来美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对于所谓的慈善组织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通常狭义上的“慈善机构=把大家的钱集合在一起统一分配”其实是一个错误的认知。
阿美丽卡之所以慈善基金会层出不穷,绝大部分原因是因为联邦法律规定:慈善基金会每年筹集到的善款,必须有5%用在具体的慈善事业上。
潜台词是:剩下95%可以自行发挥。
所以,一直被吹捧的西方人热衷做慈善并不是事实。资本主义怎么会做亏本买卖?除了避税他们还要名利双收!
以葵斯汀母亲的爱瓦慈善机构为例,1990年一年就收了3亿美金的捐款,账面上回报为0.6亿美金。他们用筹集到的善款做投资,办开拍卖会,左手倒右手……利润最少百分之200 %,所以财报公布的永远只是保守数字,并且事后他们只需要拿出其中百分之五的部分捐助。
周海燕:有木有感觉很熟悉,有木有?这不比起和富二代们一起沙滩爬梯有趣多了??
小剧场:重生之我在阿美看二代爹娘玩套路!
伊莉莎白李给周海燕的薪水为3K美金一个月。钱不钱的周海燕倒不是很在乎,但时间调配上她可能困难很大。
“伊莉莎白女士,我平常在校园的时间会比较多,也许不能参与到每一个项目。”周海燕咬牙,她还不会因此被拒吧?
伊莉莎白李欣赏周海燕的坦诚,她也如实相告:“请到一个聪明美丽的华裔小姐冠军做我的助理,这个行为本身就不止三千美金。”
得……是她想多了。
周海燕的工作内容并不复杂:每个月基金会都会举行至少两次活动,周海燕至少要参加一场,包括考察举办活动的地点,计划费用,确定人手等环节。
周海燕:嘿!兜兜转转又做回了总秘这个老本行!这个我擅长呀!
直到晚会散场,周海燕还在一路思考Ruby CHow提起的拍卖会事宜。
她迅速的清理了一下思路,首先不排除在拍卖会前她需要为了提高拍卖会的逼格要提前做一些工作,比如说类似艺术展品的展出。
这种展出通常只展不卖的。
她需要按照展出的规模来挑选和清理绣片。找一些特别精美以及具有独特意义的绣片,需要进行消毒清洗还要统一的装裱装饰,光是这一项就需要花费海量时间。
随后她还需要联系当地的画廊??是画廊吗?或者艺术展馆?公园?对于这一方面周海燕还真是不懂。她需要一个人来给她一些提示,回头可以问问葵斯汀和伊莉莎白李,或者在时候的实践中自行琢磨?
办展出的话没有人会很尴尬,大概会需要一些有牌面的嘉宾,还需要一些媒体的记者……如果顺利的话,就以为着它们可以成为商品。商品就需要更多的文化宣传去包裹,要有稀缺性一次还不能拿出太多,不能让它们成为廉价的代名词。
还有就是……如果这个操作顺利,那么多多那边往后就可以进行相同路线的复制。
那么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
是人!!
她无人可用!在每个环节可以帮她做事情的人几乎没有!钱多多和vivian都要上学,指望周月菊也不现实,唐德凤更是不可能了,她自己愿意周海燕还不乐意让她操劳呢。
就在周海雅满头官司的时候车子已经驶入了社区,把车停放在车库中,一个漆黑的影子从草丛中蹿了出来。
周海燕:“!!!!”
“表姐,别怕是我,我是唐嘉儿!”
人吓人真是吓死人!
“嘉儿,你一个人来的吗?有什么事情吗?”
“抱歉表姐,我没有你的电话。所以只能在这里等。”唐嘉儿联系了周海燕推荐的律师,对方表示对于此类案件不熟悉,转交给了度假回来的上司,而该律师正是大名鼎鼎的移民律师福斯特,他对华人非常友善,曾在美对华永久性正常贸易投案中投出了关键性一票。
“唐人街的公司想在开庭前达成庭外和解,我说服祖父同意了他们的条件。”
嗯?周海燕一点也不意外,作为一个在唐人街下水道旁睡了十八年的女生,没有一点脑子是想不到要站到这里来的。
那个孤注一掷的神情熟悉的仿佛就在昨日。
周海燕不是圣母,不可能帮助所有人。但对于唐嘉儿,她破天荒的想要拉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