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没有网络,所有涉外的报道都需要组织定基调,国字头的大媒体发布新闻后,剩下的省市县级媒体才敢进行转发报道。
因此,直到赛后的第四天首都的媒体才发布了周海燕夺冠的消息。那位名唤胜利的同志非常专业,找到了刚从阿美莉卡回国的驻站记者,成功拿到了关于周海燕比赛的第一手资料既有照片又有现成的新闻稿!
他们挑选了一张周海燕化着鸟靥妆身着唐装,执叉手礼的照片,还有一张获奖后高举奖杯的照片,根据大使馆发来的新闻稿高度润色一番,发给各报的主编,当天就下了印刷厂。
新京日报的记者黄平安像往常一样站在编辑室中奋笔疾书,忽然从大门口走进一个党报的同事,拿着一篇报道就扔了过来:“上面要求报道,你看你们是转发还是做个特刊?”
黄平安放下手中的钢笔扫了一眼,他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周海燕……是他认识的那个周海燕吗?再往下看去,没错!哈佛大学的19岁学生,年龄学校都对上了。
黄平安不由颤抖起来,继续往下看去,周海燕居然拿到了华裔小姐大赛的冠军!全华夏第一个在国际选美比赛上获得冠军的女性!!
就是……怎么忽然好像改变路线了??不过,好像也没有?毕竟她之前一直说自己想要当一座架起文化交流的桥梁……这小姑娘还真是初心未变呢。
黄平安一字一句的看着隔壁报社送过来的新闻稿,心里说不出的激动。
自从一年半前在火车上相遇,这个小女生就在以他无法想象的速度野蛮的生长。作为一个媒体人,黄平安自然是看到了许多同行对她的赞美,他认为周海燕也值得这样的赞美。
可真的就是太快太快,因为职业原因,他见过太多太多千奇百怪的人生。可以说,很多人的一生到最后不过是别人嘴里的‘那个谁’三个字。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回报都是有名额限度的,华夏拥有十二亿人口,那一条向上的途径也挤满了同样努力的人,能站在行业的巅峰的往往只是个位数。
他好像亲眼目睹了这个女孩子从普通人站到顶峰的全过程!这是一个什么样神奇的过程!想到这里黄平安拿着手中的报道敲开了主编室的大门。
“请进。”
“领导,我想写这个专题。”
新京日报的主编拿起黄平安递过来的资料扫了一眼,又看了看黄平安:“你和这个小同学也算是有渊源的!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
……
首都外语大学。
林笙看到了今日的报纸,拿着报纸走到了英语系的办公室。
“你们系啊出了个选美冠军呢!”
“哎呀!我一早就看到了是周海燕吧!”
“这孩子真是争气啊!”
……
A市一中,英语教研室的李主任看到报纸第一时间就冲出办公室,往王校长的办公室飞奔而去。他跑得太过,险些被泼了水的台阶滑到。
十一国庆还未收假,但毕业班的老师们全在学校开下半学期的教学任务会议。
李主任冲到办公室的时候眼圈激动的红了,什么礼貌称呼都忘了,一把把报纸拍在了办公室桌上:“老王!!看看!你又有吹嘘的资本了!”
王校长定睛一看:麻蛋!好想哭!这个比赛怎么不早两个月!!要是早两个月,他能多招多少好学生啊!!不过!现在也不晚啊!明天去教育局开会带上这张报纸!
王校长:喜滋滋ing。
……
A市,钱爱国早就从钱多多那里听说到了周海燕夺冠的消息,报纸还没出来他就和妻子迫不及待跑回了周村。
这两天周村热闹的很,各级媒体都扎堆了往周村跑,立志要把这个周家这个女娃娃连萝卜带泥挖得清清楚楚。去了周村才知道,周海燕竟然已经没有直系亲属在国内了,不过旁支的亲戚倒是人丁兴旺。
周国斌的老宅已经被保护起来了,连外墙都被塑料花装饰过,族里老人特意让木匠打了块小匾,上面端端正正刻了:周海燕故居五个字。
村长拉着钱爱国的手感概个不停,说周海燕现在有出息了,县志上都添了她的名字。打算翻出族谱把她的名字加上去,以后逢年过节都念给祖宗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