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还不是秀儿还小嘛。”
“小小小,小什么小?过两年十七了,也该嫁人了!”张老爹素来不参合这些污糟事儿,虽然闺女补贴娘家他是默认的,但这次实在有些过头,要是传出去怕是一家人要被村里人一口一个吐沫钉淹死的。
“行行行,不提了!”老大家的闹了个没脸,灰溜溜的退出房门,心里生气归生气,但还真没把公婆的话放在心里,这事儿她还要好好琢磨琢磨,要是老的不行,再年轻几岁那是不是可以了?
接下来几天张芳芳都没回家,直到十一收假宋青书才见到张芳芳,关心的话没有劈头盖脸第一句就是:“钱拿回来没?快点补习班等着交钱呢。”
张芳芳气了个倒仰:“没钱。”
宋青书盯着她一直看,张芳芳被看得心虚。
“我找周海燕要去。”
“你还觉得不够丢人?”宋青书从来没有比此刻觉得张芳芳愚蠢,她到底明不明白周海燕背靠钱爱国这棵大树意味着什么?那是区上领导见了都让着三分的人!
“你问我要钱又不准我去找海燕,我哪儿来的钱给你?”张芳芳有点委屈了,她能霍出脸去找那个讨债鬼,宋青书倒是想起要面子了?只有他有面子?她张芳芳就没有吗?
“我再问你最后一次!”宋青书沉声道,“你想好了回答。”
张芳芳好像没有听见宋青书的话,一双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发现没有一丁点转环的余地,好半响才低哑着声音说,“还……还有一千,我存的定期。”
“存折给我。”
张芳芳不愿意:“全……全部?”
两人的钱混在一起用,分不出你我。但宋青书直接拿走了整张存折……那是她最后的积蓄。
“不要再去找周海燕。”宋青书提醒道,“以后我们各花各的钱,你自己好自为之。”
他没有问剩下的钱去了哪儿,也不关心那些钱用在什么地方。张芳芳说不清心里是什么滋味,有些怨恨,有些不值,又有些闷闷的锐痛,不太确定地问,“宋青书,你不管我了?!你这是要和我散伙了?”
宋青书难得的沉默过了好一会儿才说:“我没有义务管你。”说完拿着存折转头就走。
张芳芳的眼神渐渐失去色彩,眼眶微红,她似乎感觉到自己做错了什么。但有些事情,不是后悔就有用的。
中午十二点半,学校广播室里两个女生结束了今天的双语播音。
“麦克风关了,可以说话了。”
周海燕点头调正话筒,按照步骤一个一个关好电源线路。学校的录音设备是解放前添置的少说也有四五十年历史,简直是古董,一不小心就可能罢工。
“机器外壳还有点烫。”
“没事,一会儿散热就好了。千万不要用湿毛巾!这东西一点水都沾不得。”
播音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问,以前周海燕海还幻想过当电台主播呢,不过后来忙于生计也就不了了之。
电脑网络没有普及的时候,人们的娱乐活动主要靠电视电台。A市原来有一档深夜广播节目叫《夜心物语》是一名叫夜心的女主播在十点后读一些外国散文和小说,周海燕很喜欢这档节目,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收听人数不多,很快就被男主播的《隋唐演义》《夜幕下的哈尔滨》《三国演义》取代。
几十年后A市广播电台联合A站做了线上活动,周海燕看节目的时候还很期待能根据声音找出夜主播,当然结局是让她失望的。
想想也是,夜主播那个年龄在广播行业应该早退休了,既然没了音讯应该是转幕后或者转行了。
真希望自己喜欢的声音能一直存在啊,初代音控周海燕不由自主想到。
自从参加了校园广播站和英语集训班,周海燕又认识了几个新朋友,不再是只局限于钱多多和张安宁,还有其他年级其他班级的学生。
现在和她一起打组合的是高二年级的市三好学生于丹,想想也是成绩不好的学生老师怎么会让进广播站。
于丹是高二一班的,平时周海燕只在升国旗仪式上以及各种年级榜单上见到她,她真人看起来有些高冷,实际接触下来却非常可爱。
“哎呀可算整理完了,我肚子都快要饿扁了。”
“于丹,你的饭菜看起来好香啊。”
“嗯。我妈说了,自己家做的饭菜干净,让我不要在外面吃。”
成绩好长得漂亮父母还对她好,妥妥的人生赢家。
不过说实话,周海燕现在自我感觉良好。学习成绩的上升让她有了来自老师们的关注,诸如李洪江之类的同学再也不敢当着她的面说那些嘲讽的话,对比以前的自卑内向,周海燕变得自信活泼,同学们似乎也越来越喜欢她。